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沉香蟹子·其八》
《沉香蟹子·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黎地香皆降,精惟一点凝。

血将红玉渗,气欲紫云蒸。

琢蟹千钱得,穿螯一缕胜。

侍人偷系臂,囊用小文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沉香蟹子的珍贵与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这种珍稀食材的特性。

首先,“黎地香皆降,精惟一点凝。”这两句通过对比黎地的普遍香气与沉香蟹子的独特香气,强调了后者非凡的品质。沉香的香气凝聚于一点,展现出其纯净而独特的魅力。

接着,“血将红玉渗,气欲紫云蒸。”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沉香蟹子的色泽与香气分别比作红玉和紫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其色泽鲜艳、香气浓郁的特点。

“琢蟹千钱得,穿螯一缕胜。”这两句则从价值的角度赞美了沉香蟹子的珍贵。千钱之蟹,一缕之螯,都体现了其难得与价值连城。

最后,“侍人偷系臂,囊用小文绫。”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对沉香蟹子的喜爱与珍惜。侍人悄悄地将蟹子系在手臂上,以示珍藏;而用来装蟹的袋子,则选用精致的小文绫,进一步凸显了对这一美味的重视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沉香蟹子的多维度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与价值,也表达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归日再过分水岭

兹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蕊雪犹开。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0)

舟中赠鲜于孝叔

六年相见倍相亲,欲话离忧恐怆神。

莫惜维舟连夜语,三巴雅旧更无人。

(0)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九

有月色逾淡,无风香自生。

霜崖和树瘦,冰壑养花清。

政尔疏还冷,忽然斜又横。

千林成独韵,难弟又难兄。

(0)

见梅

寒梅冲雪领春回,桃李纷纷趁脚来。

一点阳和无尽处,从头分与百花开。

(0)

真州仪真观

闻说仙乡接濑乡,閒游诗侣礼虚皇。

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

天地杳冥供写像,江山回合助灵祥。

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

(0)

杜园九日红梅主人以为瑞彭潜心索赋

鞠后西风醉饮醇,酝香酿影夺初春。

几年江县依缘旧,一笑孙枝造化新。

钿翠半偏如意误,钥鱼晓放守宫人。

是谁不识花为瑞,分寸跻攀及太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