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秦虐燄不可触,衣冠往往逃空谷。
皤然须发四老翁,高卧商颜谢尘俗。
炎精奋起天地宽,蒲轮就聘来长安。
虽云误落子房计,终为高鸿成羽翰。
羽翰既成大事毕,还踏山中旧行迹。
松阴满地生微凉,一局枯棋消永日。
局终人去今昔非,云山寂寂空猿啼。
临风展画三叹息,一曲共谁歌紫芝。
嬴秦虐燄不可触,衣冠往往逃空谷。
皤然须发四老翁,高卧商颜谢尘俗。
炎精奋起天地宽,蒲轮就聘来长安。
虽云误落子房计,终为高鸿成羽翰。
羽翰既成大事毕,还踏山中旧行迹。
松阴满地生微凉,一局枯棋消永日。
局终人去今昔非,云山寂寂空猿啼。
临风展画三叹息,一曲共谁歌紫芝。
这首诗描绘了商山四皓的故事,展现了他们避世隐居、最终被汉高祖刘邦礼聘出山的传奇经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嬴秦虐焰”、“逃空谷”、“高卧商颜”等,生动地刻画了四皓的隐逸形象。同时,通过“羽翰”、“子房计”等词语,巧妙地融入历史典故,展现了他们从隐居到出仕的过程。最后,诗人以“云山寂寂空猿啼”、“临风展画三叹息”等句,表达了对四皓归隐生活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的佳作。
五月早稻熟,此言炎方郡。
渐北即渐迟,自缘关气运。
燕山穫九月,匪因农弗劝。
七八月见穗,例事常年分。
今岁雨旸时,五谷助长进。
六月见稻穗,喜非望中信。
阴晴殊未定,为此惕且慎。
吁天赐快霁,西成冀丰顺。
要务无馀奇,予责敢旁引。
多稼题轩楹,劝农仰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