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
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
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
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表达了对亲友才华的赞赏与离别时的情感。诗中“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族侄式颜的才华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遗憾,因为他们的相遇来得不易,如同珍视一般。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这两句话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强调了诗人对族侄的思念之深。这里的“五百年”和“一千里”,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时间长久、空间遥远,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
接着,“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游的场景,通过“帝城”和“梁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惆怅。诗人与族侄共同游历的记忆,在这里被唤起,增强了离别时的不舍。
最后,“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前往山东,而内心充满了无法排遣的离愁。这里的“行山东”可能是诗人因公务或其他原因所致,但在这首送别诗中,它变成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分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