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送族侄式颜》
《又送族侄式颜》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

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sòngzhíshìyán
táng / gāoshì

jūncáiwèiàijūncáiruò
shìshàngbǎiniánjūnjiāqiān

yóuchéngxiàzàiliángyuán
jīnxíngshāndōngyōunéng

翻译
惋惜你的才华尚未被发现,如此珍爱你的才华。
世间相隔五百年,我家与你却近在千里。
一同游历京城之下,忽然间我们在梁园相遇。
我现在行走在山东之地,离别的忧愁无法停止。
注释
惜:惋惜。
君:你。
才:才华。
未遇:尚未被发现。
爱:珍爱。
世:世间。
五百年:长时间间隔。
吾家:我家。
一千里:很近的距离。
俱:一同。
游:游历。
帝城:京城。
梁园:古代名园。
行:行走。
山东:指山东省。
离忧:离别之忧。
已:停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表达了对亲友才华的赞赏与离别时的情感。诗中“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族侄式颜的才华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遗憾,因为他们的相遇来得不易,如同珍视一般。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这两句话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强调了诗人对族侄的思念之深。这里的“五百年”和“一千里”,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时间长久、空间遥远,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

接着,“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游的场景,通过“帝城”和“梁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惆怅。诗人与族侄共同游历的记忆,在这里被唤起,增强了离别时的不舍。

最后,“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前往山东,而内心充满了无法排遣的离愁。这里的“行山东”可能是诗人因公务或其他原因所致,但在这首送别诗中,它变成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分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杨校尉夜载酒榄江同刘挥使

汉代楼船将,君今几叶孙。

弈棋陪谢傅,清啸对刘琨。

目断云中戍,情高海上尊。

亦知忘偃蹇,列炬出江村。

(0)

寄凌司马留都·其二

旧京雄白下,别思满清秋。

月绕南枝梦,霜飞北雁愁。

世应疑伏枥,谁合赋登楼。

不尽山阴兴,终移雪夜舟。

(0)

怀赵太史·其一

长夜愁不寐,起视青天浮。

促织吟四壁,春草忽已秋。

美人怅迟暮,欲济无方舟。

伤彼畹中兰,采之寄何由。

不及松与萝,缠绵永山丘。

安得即六翮,比翼写我忧。

(0)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其九仙槎汎月

何处浮来海上槎,寻源此地若为家。

常邀夜月沧波外,大有辉光照荻花。

(0)

画马

暂释羁衔性最宜,谁从垌牧识纤离。

兰筋养就追风力,不负驱驰报所知。

(0)

入京补谪奉老母暂居清源途中感述四首·其三

僻巷柴扃仅避喧,何知行乐有潘园。

板舆未尽承欢意,菽水还应似里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