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凌司马留都·其二》
《寄凌司马留都·其二》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旧京雄白下,别思满清秋。

月绕南枝梦,霜飞北雁愁。

世应疑伏枥,谁合赋登楼。

不尽山阴兴,终移雪夜舟。

(0)
鉴赏

这首诗以“寄凌司马留都(其二)”为题,由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旧京南京的怀念之情,以及在清秋时节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句“旧京雄白下”,点明了怀念的对象是南京,以“雄”字形容南京的壮丽,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别思满清秋”,则直接抒发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月绕南枝梦,霜飞北雁愁”,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月绕南枝,仿佛是诗人对南京的梦境般的回忆;霜飞北雁,则是通过北雁南飞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离别的哀愁。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

“世应疑伏枥,谁合赋登楼”,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归宿,以“伏枥”(老马困于槽枥)自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同时,提出“谁合赋登楼”的疑问,既是对友人凌司马的邀请之辞,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渴望登高望远、追求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不尽山阴兴,终移雪夜舟”,以山水和夜晚的舟行作为结尾,寓意深远。山阴兴,可能是指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而“终移雪夜舟”,则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在雪夜中乘舟前行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蕴含着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和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一湖上即事

楼前曲浪归桡急。楼中细雨春风湿。终日倚危阑。

故人湖上山。高情浑似旧。只枉东阳瘦。

薄晚去来休。装成一段愁。

(0)

秦楼月/忆秦娥.与杨君孜月夜泛舟

天一色。玉盘冷浸潇湘碧。潇湘碧。

短亭系缆,隔江闻笛。胡床对坐凉生腋。

通宵说尽狂踪迹。狂踪迹。少年心事,老来难得。

(0)

青玉案·其二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

年年寓屋称觞处。陪彩绶、尊前舞。

牢落潇湘归去未。

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

长年厚福天分付。算四海、今独步。

涧竹岩花如旧否。

与翁相伴,岁寒庭户,尽占闲中趣。

(0)

寒食

满地落花收不得,子规声里抱愁眠。

贫家无日非寒食,未必今朝始禁烟。

(0)

术士求书往横山复以诗赠

钱君杖履到横山,为我传声谈话间。

术动诸君应一笑,不教垂橐怨空还。

(0)

正心吟

明诚道不离,知格无邪伪。

中正著吾心,毋为私欲蔽。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