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
棹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
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
梦断江楼笛,吟馀烟寺钟。
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
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
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
棹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
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
梦断江楼笛,吟馀烟寺钟。
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
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
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画,表现了诗人在舟中所见所感。开篇“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两句,以冷静优美的笔触勾勒出山影与波光相互辉映的意境,山影如卧龙般蜿蜒,波光似织网一般摇曳在空中。
“棹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两句,则写出了夜航中的壮观景象,棹(船桨)划破了静谧的夜色,如同撕裂了月亮;而帆则似鼓一般鼓动起来,带动了一天的风。
接下来的“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两句,通过对岸边柳絮和远处山上的松针的描绘,展现了春季江景的生机与静谧。列岸的柳絮轻柔如丝,而遥岑的松针则稀疏而有力。
“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描写。诗人的灵魂与天空中飞翔的大雁相通,而他的圣洁之地使得连鱼龙都为之震惊。这表明了诗人心中的自豪和不凡。
“梦断江楼笛,吟馀烟寺钟”两句,通过对梦境的江楼笛声与庙宇钟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梦在江边的楼阁中断裂,而诗人的吟咏则如同缭绕在烟霭中的古寺之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和追求。
“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两句,以剑和弓作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光辉与坚韧。电一般的光芒附着在诗人的剑上,而彩虹般的晕环则悬挂在他的弓之上。
“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两句,则是对诗人乘风破浪、纵情高声歌唱的描写。清啸如同清新的马嘶,而朗吟则如同广阔无垠的大海。
最后,“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一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肯定和满足之情。尽管有人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很小,但诗人认为,正是在这小小的世界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所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他对于精神生活与个人价值的追求。
四海文章伯。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
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
须信道,万人杰。胸襟浩荡乾坤窄。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
闻说九重飞紫诏,想鸣珂、早晚朝天阙。
鸿鹄举,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