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
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
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
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
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
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
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
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
这首诗描绘了伍相祠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哀愁。首联“伍相祠堂步堞前,庙门欹仄草芊芊”以步上祠堂的行径开始,描绘出庙门倾斜、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颔联“看碑越客题诗去,乞食胡僧拥钵还”则通过过往访客的痕迹,展现了伍相祠堂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的特殊地位,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文人墨客,还是寻求施舍的僧侣,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颈联“江水自流亡国恨,路松犹识大夫贤”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江水仿佛在诉说着亡国之痛,而路边的松树似乎见证了伍相的高尚品德,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尾联“只令麦饭谁为供,自摘幽花奠杜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麦饭是古代祭祀常用的祭品,这里用“只令麦饭谁为供”表达了对伍相无人祭祀的遗憾,而“自摘幽花奠杜鹃”则是诗人自己以行动表达对伍相的纪念与敬意,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伍相祠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高兴希林虚,遐游无员方。
萧条象数外,有无自冥同。
亹亹德韵和,飘飘步太空。
盘桓任波浪,振铃散风中。
内映七道观,可以得兼忘。
保必反覆酬,待此世文通。
详玄自冥悟,默耳必高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