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坛明月化宫春,千古依依杨柳津。
碧沼不容生俗物,玉毫宁复示俦人。
幽寻已与三玄约,静乐谁知一点亲。
世外清游堪准拟,轮蹄无迹辗香尘。
满坛明月化宫春,千古依依杨柳津。
碧沼不容生俗物,玉毫宁复示俦人。
幽寻已与三玄约,静乐谁知一点亲。
世外清游堪准拟,轮蹄无迹辗香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世间。开篇“满坛明月化宫春”,月亮如水般流淌,充盈每一个空间,使得春天的气息也随之浸润,这是对美好境界的一种描绘。
接着“千古依依杨柳津”,诗人眼中的杨柳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转,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里的“依依”字眼,不仅形容了杨柳的柔美,也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碧沼不容生俗物”,诗中的碧沼清澈见底,却无法包容那些凡俗之物,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排斥。"玉毫宁复示俦人",玉毫象征着高洁与纯净,而“宁复”二字则表明即便是最为清净的事物,也不愿再次展现给那些凡夫俗子。
诗中间的两句,“幽寻已与三玄约,静乐谁知一点亲”,诗人已经与那超脱尘世的“三玄”(可能指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达成了某种精神上的契约。这种契约带来的“静乐”,却是旁人难以理解和共鸣的,"一点亲"字眼,更显得这份静谧与世间万物都有一种微妙的联系。
末尾两句,“世外清游堪准拟,轮蹄无迹辗香尘”,诗人在这个超然世俗的世界中进行着自由自在的漫游,这种漫游是无法用常理预测和模仿的。"轮蹄无迹"则强调了这种超脱行为与世间车马喧嚣的根本不同,而“辗香尘”则是在这个过程中所留下的,既非凡尘,又带有仙气的痕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高洁、清净而又充满哲理的意境,是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