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人惠拄杖》
《谢人惠拄杖》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邛州灵境产修篁,九节材应表九阳。

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

幽林剪破清秋影,高手携来绿玉光。

深谢鲁儒怜潦倒,欲教撑拄绕禅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rénhuìzhǔzhàng
táng /

chùyúngēncǎiláihēilóngkuángzuòfēngléi

zhīshīniànxíngháilǎojiàojīngxíngzhǔ绿tái

翻译
邛州这神奇的地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九节的竹材象征着九个方位的阳光。
大自然早已赋予它们衡量的标准,怎么可以随便砍伐,让它们变得普通无奇。
在幽静的树林中,竹子剪碎了清秋的影子,高手将它们制成带着绿玉般光泽的物品。
非常感谢像鲁儒这样有学识的人对我的关怀,想要用这些竹杖支撑着围绕禅床修行。
注释
邛州:地名,指古代的邛州地区,今四川邛崃一带。
灵境:神奇美好的地方。
修篁:修长的竹子。
九节材:指竹子有九节,象征完整或特殊。
九阳:指各个方向的阳光,寓意全面或广泛。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化育。
分尺度:自然形成的尺寸标准。
保持:保护并维持。
争合:怎能符合。
寻常:普通。
幽林:幽静的树林。
剪破:穿透、映照。
清秋影:清冷秋天的影子。
高手:技艺高超的人。
绿玉光:形容竹子制品像绿玉一样温润光泽。
深谢:非常感谢。
鲁儒:这里泛指有学问的儒生,可能特指某位姓鲁的儒者。
怜:同情,关怀。
潦倒:失意,困顿。
撑拄:支撑,此处指用竹杖辅助行走。
绕禅床:在禅房周围走动,暗示修行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邛州灵境中修习禅法的情景。"九节材应表九阳"说明了这种禅杖的特殊性,它象征着禅宗九祖以来的正统与纯净。"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则展示了禅师们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平衡态度。

"幽林剪破清秋影"用鲜明的意象描绘出禅者独处山林,超脱尘世之景象。"高手携来绿玉光"则可能暗示这位修行者的高深造诣,以及他所持禅杖如同绿玉般珍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鲁儒长者惠赠禅杖的感激之情,并且愿意接受他的教导,静坐于禅床上进行修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禅学境界。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兄弟·其四

世上多因疏间亲,妯娌分破兄弟门。

有人参透亲疏理,宁可休妻永不分。

(0)

题五峰僧寺悼住此庵上人

旅食京华七度秋,重来无处觅汤休。

万株松树千竿竹,梦寐平生旧此游。

(0)

茶陵夜泊

山抱荒村水背城,箬篷藤簟听滩声。

秋风淅沥秋江冷,人自思家月自明。

(0)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六秋月

白波浮出碧波晴,上到天心觉倍明。

香雾云鬟人捣练,凉风露榭客调笙。

刘琨塞外凭栏啸,张渭湖中载酒行。

曾是广寒攀桂手,龙钟犹想赋登瀛。

(0)

寄同寅周布政

名藩共说广西东,比却中州势更雄。

署列三司尊省宪,疆连五筦壮提封。

承流宣化空惭我,易俗移风政赖公。

无限相思山水隔,几时冠盖可相从。

(0)

送太常高赞礼考满赴京

惯听云门大夏音,两京声誉重南金。

天开行在关河壮,山隐长林树木深。

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

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