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儿三尺箠,乌犍唯所使。
吻渴不及泉,奔逸顾乃尔。
大德在顺情,民物同一理。
驭众有安危,毋谓悉由己。
牧儿三尺箠,乌犍唯所使。
吻渴不及泉,奔逸顾乃尔。
大德在顺情,民物同一理。
驭众有安危,毋谓悉由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驾驭牛群的画面。"牧儿三尺箠",简洁地写出牧童手持短小的鞭子,对牛群有着掌控力。"乌犍唯所使",乌犍指的是黑色的壮牛,形象地表现出牛儿听从牧童指挥的情景。"吻渴不及泉",通过牛的口渴来暗示它们的劳累和对水的渴望,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贴近。
"奔逸顾乃尔",描述牛儿奔跑时回头瞥向牧童,显示出它们对主人的信任和依赖。接下来的诗句"大德在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民心的赞赏,认为管理百姓如同牧牛,应当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两句"驭众有安危,毋谓悉由己",强调了领导者应意识到民众的安危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而是需要关注民生,懂得平衡与引导。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诗,借牧牛之事阐述治国理政的道理。
万事新传灯落烬,底许深长并浅近。
山空岁暮风雪振,纵得过从浑莫省。
符铜节荡元整整,东上西来晨复暝。
章泉之居尽虚静,世既相忘心孰竞。
失喜故人来问讯,且拥寒炉话吾胜。
留连鸡黍夜初定,清旦重言意无尽。
意无尽矣我何知,叹者叹而哂者哂。
贺家池上园,自足了一世。
是中风味佳,恨我未能至。
纵横十亩宽,想见去荒秽。
药苗与菜本,岁久必多置。
人生闲最乐,奚苦事名第。
轩裳果可得,不过多仆婢。
争如老山林,庶足远朝市。
能吟无自悲,逢酒便须醉。
因公发长谣,休去转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