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
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
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
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
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
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
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
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东山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泊的情怀。
首联“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老者的身影在千寻之高的冰壑中显得渺小,而当他抬头望向三丈之上的朝霞时,却能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光明。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老者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表达了老者在世间万物中游走,却似乎对世事了然于胸,又似乎对一切浑然不觉。这种看似矛盾的状态,实际上反映了老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与淡然,既洞察世事,又不为世俗所累。
颈联“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描述了老者在教育后代时的耐心与智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由的追求。通过“洗萤”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老者教导孩子时的细心与慈爱;而“行无怒马出他岐”则体现了老者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冷静与果敢,不被外界诱惑所动,坚持自己的道路。
尾联“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者朴素而优雅的形象,以及他在东山隐居时所展现出的全楚风流。这里的“全楚风流”不仅指老者的个人魅力,更象征着他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风貌,即在繁华与喧嚣之外,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家庭、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侵旦满城雪,从天万里风。
阴沈朝日变,惨澹宿云同。
径渡湖沙远,群飞海上空。
崩腾兼上下,眩晃失西东。
帝所银为阙,河滨贝作宫。
瑶林高不极,璧水阔无穷。
巨丽神仙境,精微造化工。
霏花争烂漫,喷雾极溟濛。
埽洒埃尘豁,苞含物象充。
牛衣愁病客,鹤发思衰翁。
侵冒貂馀黑,凭凌火似红。
厉威深刻轹,正色坦昭融。
妒舞多珍鹭,迷群有断鸿。
阳微怯频复,阴老恣骄雄。
蔀屋贫奢等,辉窗昼夜通。
岁华惊朔易,故老识年丰。
占赋惭宾右,闻歌慕郢中。
闭门徒自喜,乘兴力难崇。
大均运元和,万物分一气。
相杂以成文,自然故为贵。
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
仲尼日月也,薄日为之既。
春秋曰笔削,天地复经纬。
大法初粲然,乱臣以为畏。
微言迨秦汉,变雅从晋魏。
逐末竞锥刀,浇淳玩花卉。
安知作述本,庸识文章意。
中间马与班,二子称彷佛。
犹云崇货力,尚或排刚毅。
才难乃其然,可以长歔欷。
退之不为史,于道其犹未。
胡为体明哲,曾是回怨诽。
国典竟芜杂,唐风亦隐厞。
陵夷九易姓,祸乱森如猬。
儒术骇中绝,斯民迟攸塈。
纷纭混朱紫,清浊谁泾渭。
龙飞真人出,虎变斯文蔚。
天意晚有属,先生拔乎汇。
是非原正始,简古斥辞费。
哀善伤获麟,疾邪记有蜚。
处心必至公,拨乱岂多讳。
何必藏名山,端如避罗罻。
曰余仰炉治,有意自勍剕。
踵门投耒耜,假荫亲蔽芾。
所望窥册府,无宁辱赒饩。
狂者实进取,日中固必熭。
饮河虽非量,满腹尚自慰。
演孔幸受经,居斋窃忘味。
《观永叔五代史》【宋·刘敞】大均运元和,万物分一气。相杂以成文,自然故为贵。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仲尼日月也,薄日为之既。春秋曰笔削,天地复经纬。大法初粲然,乱臣以为畏。微言迨秦汉,变雅从晋魏。逐末竞锥刀,浇淳玩花卉。安知作述本,庸识文章意。中间马与班,二子称彷佛。犹云崇货力,尚或排刚毅。才难乃其然,可以长歔欷。退之不为史,于道其犹未。胡为体明哲,曾是回怨诽。国典竟芜杂,唐风亦隐厞。陵夷九易姓,祸乱森如猬。儒术骇中绝,斯民迟攸塈。纷纭混朱紫,清浊谁泾渭。龙飞真人出,虎变斯文蔚。天意晚有属,先生拔乎汇。是非原正始,简古斥辞费。哀善伤获麟,疾邪记有蜚。处心必至公,拨乱岂多讳。何必藏名山,端如避罗罻。曰余仰炉治,有意自勍剕。踵门投耒耜,假荫亲蔽芾。所望窥册府,无宁辱赒饩。狂者实进取,日中固必熭。饮河虽非量,满腹尚自慰。演孔幸受经,居斋窃忘味。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dWB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