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有时浊,白石不可烂。
虽膺推毂名,未免吹竽滥。
门前桃李荣,笼中桂芝满。
苟有为国人,相知宁恨晚。
清流有时浊,白石不可烂。
虽膺推毂名,未免吹竽滥。
门前桃李荣,笼中桂芝满。
苟有为国人,相知宁恨晚。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四十一)》是一首寓言诗,以物象象征人事,表达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慨。首句“清流有时浊”,以清流比喻社会中的君子,暗示他们并非始终清白,有时也会受到污染;“白石不可烂”则象征坚贞不渝的品质,强调即使在浑浊环境中,也应保持自我纯洁。
接下来,“虽膺推毂名,未免吹竽滥”暗指有些人虽然享有盛誉,但实际才能不足,如同滥竽充数,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虚名现象。“门前桃李荣,笼中桂芝满”描绘了表面繁华的景象,门外的桃李繁花似锦,笼中的桂芝(可能指珍贵的药材)堆积如山,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内在的空虚。
最后两句“苟有为国人,相知宁恨晚”,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才德之人的期待,认为只要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相识不论早晚,都不应感到遗憾。整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公正与真实价值的坚守。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
凭栏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
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
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
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
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
□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
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
听说小巾车,形模似竹舆。
双轮毡裹去,三壁帽开舒。
僮矮行携砚,鬟娇坐奉书。岢峨回径处,轣?度桥初。
鹤引青莎软,莺看翠柳疏。
袖炉香正喷,背榼酒多储。
过爱凉轩敞,停因燕馆虚。
直须教画看,全似出尘居。
缓驾终调鹿,忙牵莫命驴。
只缘心荡荡,自到境如如。
剩有真堪写,时无愤可摅。
尚惭销粟帛,何事免缲锄。
命驷邀朋客,笼鹅谢里闾。
屏星前日梦,不枉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