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疲朝谒,深惭侍从年。
悔非知已少,愚肯受人怜。
司马贫为病,嵇生懒自便。
归家无不可,犹喜及春前。
半月疲朝谒,深惭侍从年。
悔非知已少,愚肯受人怜。
司马贫为病,嵇生懒自便。
归家无不可,犹喜及春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有丁所作,名为《予在告李孝父枉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与厌倦,以及对回归家庭生活的渴望和满足。
首句“半月疲朝谒”,描述了诗人连续半个月早朝的疲惫状态,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压力。接着,“深惭侍从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渐长却仍需侍从的自我反省与惭愧之情。
“悔非知已少,愚肯受人怜。”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交友不慎的后悔,以及对于他人给予同情的理解与接受。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钝,但同时也愿意接受他人的怜悯,显示出一种坦诚和谦逊的态度。
“司马贫为病,嵇生懒自便。”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嵇康的故事,以司马相如因贫困而生病,嵇康因懒散而生活不便,来比喻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归家无不可,犹喜及春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家庭生活的期待和喜悦。在他看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回到家中,便是最幸福的事情。特别是“犹喜及春前”,强调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可能象征着对新生活、新开始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寤寐先茔敢暂忘,元正亲得奉肴觞。
病襟不觉支离困,山势频瞻蜿蜒长。
尽日风埃天黯淡,一冬田陇雪微茫。
人思三白今无望,只觊春膏浃万方。
云恼中秋凑月昏,失明疑值老蟾吞。
枉删疏柳延孤影,肯晃芳樽涤醉魂。
好射重阴开六幕,任均馀照及千门。
便从到晓漫天黑,不禁诗家万驷奔。
荒居聊足奉宾娱,隘甚难希玉碗呼。
秋候俯新零白露,仙期还喜望黄姑。
云间谁识桥横鹊,庭际方欣网挂蛛。
天与性灵元自拙,却求星媛可回无。
董君坛侧杏林新,高卧云霞独一身。
已究丹经成大药,更居仙府得长春。
仁心务济谁思报,道术逢知即示真。
暂别山来应自笑,紫霄曾未识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