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誇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誇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年将领黄骢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开篇“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表明黄骢年轻有为,手持双戟,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一望众人都感到畏惧。接下来,“百战能誇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则强调了他的战斗经验丰富,即使是身处险境也如同在云端漫步,轻松自如。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描绘了一幅边塞的萧瑟景象,寒风呼啸,大地弥漫着凛冷的气息,而军中传递夜火和河畔汲水的情形,更添几分战场上的肃杀。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则具体展现了边塞军营中的艰苦生活,士兵们在严寒的气候里敲击石头以传递信息,在结冰的河岸上凿冰取水。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表达了黄骢军队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对敌人的震慑,敌人如同被击破的胆一样,失去了斗志。
最后,“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则是对战争胜利后的场景描写,匈奴被彻底打败,人们纷纷归来,黄骢因战功显著而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奖赏。
这首诗语言强烈,意象丰富,通过对黄骢英勇战斗的描述,展现了唐代边塞战争的艰苦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