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古三叹·其一吊屈原》
《怀古三叹·其一吊屈原》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

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

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0)
鉴赏

这首诗《怀古三叹(其一)吊屈原》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通过对屈原的缅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描绘了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的场景,通过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传统活动,寄托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哀思。接下来,“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一句,表达了对屈原投江自尽行为的不解与反思,似乎在问:他的牺牲是否真的能够改变世人的心性?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则揭示了《离骚》这部作品流传至今的原因,并非因为屈原的个人道德或行为,而是由于后人对其文学才华的推崇。这句诗暗示了文学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提到了孔子离开鲁国的故事,与屈原形成对比,暗示了不同历史人物面对困境时的不同选择和命运。这里“微罪兆其端”可能暗指孔子离开鲁国并非出于大罪,而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理想和事业。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这一句,通过“贵戚”与“龙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反映了权力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以及屈原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洞庭渊”也象征着深邃的历史与人性的深渊。

最后,“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表达了对屈原最终未能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强调了仁义之道在个人与社会中的重要性,即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要兼顾仁义之道,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缅怀屈原,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命运、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问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七十

七十残年百念枯,桑榆元不补东隅。

但存隐具金鸦觜,那梦朝衣玉鹿卢。

身世蚕眠将作茧,形容牛老已垂胡。

客来莫问先生处,不钓娥江即镜湖。

(0)

首尾吟·其四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会计时。

进退云山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莺花旧管三千首,风月初收二百题。

岁暮又须行考课,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水调歌头

簪履竞晴昼,画戟插层霄。

红莲幕底风定,香雾不成飘。

螺髻梅妆环列,凤管檀糟交泰,回雪无纤腰。

觞酒荡寒玉,冰颊醉江潮。颂丰功,祝难老,沸民谣。

晓庭梅蕊初绽,定报鼎羹调。

龙衮方思勋旧,已覆金瓯名姓,行看紫泥褒。

重试补天手,高插侍中貂。

(0)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其一

床头唧唧糟鸣瓮,夜半萧萧雪打窗。

拥褐旋惊花著树,泼醅初喜酒盈缸。

邻翁晨乞米三斗,钓户暮留鱼一双。

自笑有无今粗足,遥怜逐客过重江。

(0)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从海外归。

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

(0)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