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三五七言》
《秋夜三五七言》全文
元 / 郑允端   形式: 词  词牌: 秋风清

风乍起,月初阴。树头梧叶响,阶下草虫吟。

何处高楼吹短笛,谁家急杵捣清砧。

(0)
鉴赏

这首《秋夜三五七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夜中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微妙波动。

“风乍起,月初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显寂寥的氛围。微风轻拂,月色被云层遮掩,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这样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宁静与深邃。

“树头梧叶响,阶下草虫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梧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阶下的草丛中,虫鸣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这些声音虽小,却充满了生命力,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何处高楼吹短笛,谁家急杵捣清砧”,这两句则将情感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远处高楼上传来悠扬的短笛声,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近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那是家中的妇人正在为远行之人准备衣物。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家庭温暖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对远方、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与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秋夜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投射,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郑允端
朝代:元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生辰:1327 ~1356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

对景惹起愁闷。
染相思、病成方寸。
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幸。
斗顿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传音问。
你有我、我无你分。
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
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0)

避暑李氏园二首

李侯别馆锁春阴,花径吹香可细寻。
迸笋侵阶藤倒架,主人重为费千金。

(0)

少年心·心里人人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
天生你要憔悴我。
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
抖擞了、百病销磨。
见说那厮脾鳖热。
大不成我便与拆破。
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
温存著、且教推磨。

(0)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0)

采菊一章

南山有菊,于采其英。
谁从汝往,视我惸惸。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
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0)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仙桥洞

横阁晴虹渡石溪,几年钥锁镇瑶扉。
洞中日月真长久,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烂柯应有看棋归。
若逢白鹤来华表,识取当年丁令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