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顿扫迹,颢气凝清英。
病悰少栖泊,循檐听风声。
桂魄未及圆,列纬已让明。
银潢谁决流,静向苍旻倾。
引领欲纵望,众屋高峥嵘。
又成兴局促,万里孤遐征。
阴墙想露漙,夕蔓粘青萤。
怯冷独归户,搔头对长檠。
咨嗟分赋薄,煮药过半生。
随缘但顺受,境逆或渐平。
年年中秋夜,裴回晓钟鸣。
屈指行复来,得失当除乘。
老火顿扫迹,颢气凝清英。
病悰少栖泊,循檐听风声。
桂魄未及圆,列纬已让明。
银潢谁决流,静向苍旻倾。
引领欲纵望,众屋高峥嵘。
又成兴局促,万里孤遐征。
阴墙想露漙,夕蔓粘青萤。
怯冷独归户,搔头对长檠。
咨嗟分赋薄,煮药过半生。
随缘但顺受,境逆或渐平。
年年中秋夜,裴回晓钟鸣。
屈指行复来,得失当除乘。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静谧的场景,诗人借由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开篇“老火顿扫迹”,可能是指炉火已经熄灭,只留下余温的痕迹,而“颢气凝清英”则形容了秋天特有的凉爽空气。
接着,“病悰少栖泊,循檐听风声。”诗人因为身体不适而减少了外出活动,宁愿在屋檐下静听风的声音。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正在经历着某种烦恼或疾病的困扰。
“桂魄未及圆,列纬已让明。”桂花还未完全绽放,而星辰已经显现,天空中星光灿烂。这两句描写了秋夜的美丽景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银潢谁决流,静向苍旻倾。”诗人描述了清澈的水声以及对远方山峦的凝视。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情绪,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心中可能有着某种未能释怀的往事或情感。
“引领欲纵望,众屋高峥嵘。”诗人想要放眼远望,但却被周围错落的房屋所阻挡。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甘与渴望超脱现实的束缚。
“又成兴局促,万里孤遐征。”诗人的情感再次陷入狭窄和局限之中,他的心灵仿佛在进行着一场远离尘世的孤独旅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对自由的渴望。
“阴墙想露漙,夕蔓粘青萤。”诗人坐在阴凉的墙下,心中似乎有些思念或感慨,同时注意到晚上植物上的露水和粘在其上的萤火虫。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景。
“怯冷独归户,搔头对长檠。”夜深人静,诗人感到一丝寒意与孤独,他独自回到家中,伸手触摸门框。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咨嗟分赋薄,煮药过半生。”诗人感慨万千,同时也在分配着自己微薄的财物,或许是在为自己的寿命担忧,因为他正在煮制延年益寿的药物。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会。
“随缘但顺受,境逆或渐平。”诗人的态度转变,他开始学会顺应命运,无论遇到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希望能够慢慢地找到平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与接受。
最后,“年年中秋夜,裴回晓钟鸣。屈指行复来,得失当除乘。”每年的中秋之夜,诗人的思绪飘远,仿佛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了清晨的钟声。他数着手指,感叹光阴似箭,人生得失应如浮云。这两句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中充满了对生活、时间与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