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飞来寺志·其一》
《读飞来寺志·其一》全文
明 / 杨起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

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

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

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曲江头的生活回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首联“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以“几傍”和“去舟”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地隐居或修行的经历。接着,“当年卜筑曲江头”则点明了地点,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颔联“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通过“藤萝”与“诸天”的连接,以及“气色”与“百粤”的遥连,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藤萝生长茂盛,仿佛将人间与天空紧密相连,而远处的山川云雾,则与这里的景色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颈联“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他以双手捧起清泉,为双鹤洗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他想象自己穿着羊裘登上高台,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流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尾联“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遗憾。他回到京城(魏阙),感到自己对国家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内心充满愧疚。然而,他仍然独自翻阅地图和历史书籍,回忆起过去的游历与经历,这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一种自我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起元
朝代:明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猜你喜欢

藻鉴堂

堂据碧湖中,冰消舟始通。

规形是秋月,揽景恰东风。

有照初无示,惟明抑且公。

鉴人如不爽,絜矩自吾躬。

(0)

含新亭

蚍蜉启户蠛蠓飞,苻甲青青细草菲。

今日摛词何处好,含新独喜最知几。

(0)

寻云亭

寻亭遂至云深处,云与亭浑不可分。

谢朓未知一合相,随山见说去寻云。

(0)

上元前二日万寿山赐亲藩及诸回部宴诗以纪事

万寿山光隔岁看,初韶行庆驻鸣銮。

朱琴仪凤调伶史,翠釜供羊出大官。

诗孰蔡襄咏嘉祐,节同景德宴蒲端。

何期戎索兹开拓,敬保金瓯永乂安。

(0)

即事

北省春夏旱,赤地愁千里。

天恩大转旋,稍救疮痏起。

江南春夏丰,米斗数钱耳。

秋潮继以虫,谷㿜顿踊贵。

南如幸遇丰,撙节庶有恃。

昔乃不知惜,今则叹乏矣。

北如常忆旱,薄收亦胜彼。

仍嗟麦价腾,祁寒怨无已。

赈恤吾不靳,沟壑可坐视。

调剂贵有方,一一亲示指。

户口日以孳,孰不资食米。

受丰不受歉,民艰固其理。

弗辱在知足,弗殆在知止。

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

虽然言之易,所难在践履。

二酋必欲得,吾亦未免此。

(0)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

木兰廿日事秋蒐,临乐何曾忘运筹。

去盼佳音回尚尔,今看美景昨如流。

叠峰锦树红赢绿,落峡琴泉沉且浮。

似此溪山可孤负,三朝合著翠华留。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