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七》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七》全文
元 / 宋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素馨华畔十八娘,炎云瑞露酌天浆。

一日供厨三百颗,使君馆券莫支羊。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本的《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异域风情与文化交融的景象。

首句“素馨华畔十八娘”,以“素馨”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十八娘”则暗示了年轻与活力,描绘出一群美丽的女子在素馨花旁欢聚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这里的“素馨华畔”不仅指自然之景,也暗喻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同花朵般绚烂多彩。

接着“炎云瑞露酌天浆”,将炎热的云彩与珍贵的露水比作天赐的琼浆,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来客的敬意与款待。这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心灵上的尊重与欢迎,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一日供厨三百颗”,描述了主人为了接待客人,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与资源,准备了丰富的美食,其中“三百颗”虽是虚数,却强调了慷慨与热情。这不仅展示了主人的豪迈与好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与期待。

最后“使君馆券莫支羊”,通过一个具体的细节——“莫支羊”的馆券,进一步强调了主人愿意付出一切来招待远方来客的决心。这里的“支羊”既是一种支付方式的象征,也是对主人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的赞美。整个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友情与尊重,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外宾的礼遇与热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异域风情与文化交融的美好画面,更传达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友谊、尊重与慷慨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作者介绍

宋本
朝代:元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
猜你喜欢

春日武康游望过孟东野故居

残霭初收半在沙,一川芳草趁溪斜。

群峰古意汪芒国,废地诗情正曜家。

天末凄迷浮野色,柳边骀荡受春华。

更携尊酒看修竹,不为前坡得意花。

(0)

送高南仲之华亭

子向云间去,吾空泽畔吟。

长因句中眼,不忘别时心。

梁木蟠根大,渊泉汲绠深。

丈夫千载事,莫待鬓霜侵。

(0)

客思

竟作西江去,其如客思何。

无情秋色老,不尽楚山多。

且赋南蛮句,休怀下里歌。

平生一柱观,明日得经过。

(0)

赵清献赏春亭

遗直兼遗爱,居今见古人。

殿中收白简,江上拥朱轮。

栋宇才函丈,琴尊喜对宾。

绕亭佳水在,长与物为春。

(0)

花村二首·其二

夜宿花村不见花,数间茅屋瞰溪沙。

山翁不是通名姓,几认河阳令尹家。

(0)

风水

不雨五十日,一雨生意回。

讵料雨复痴,日日闻震雷。

中元节倏届,巨飙恣喧豗。

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

掀茅与扬沙,境境人号哀。

馀禾垫西圳,大木横荒垓。

芝田逮楠溪,廛井归丘莱。

飘骸填港汇,悲魄栖山隈。

吁嗟今之人,瘥札相辘轠。

吁天岂耄昏,静□□□□。

积乖必致盭,养烬终成炱。

造化一感应,予夺何心哉。

未闻豳诗官,租税星火催。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