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悲秋应令诗》
《奉和悲秋应令诗》全文
南北朝 / 萧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

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

便坐翻桑叶,长坂歇兰丛。

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

蝉噪闻疑断,池清映似空。

刘安悲落木,曹植叹征蓬。

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

随时四序合,应物五情同。

发言形恻隐,睿作挺神功。

下材均朽木,何以慕凋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韵律。诗人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水、蒹葭、洞庭风、桑叶、兰丛、燕子、池塘、落叶、征蓬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点明主题,将秋天与文学相联系,同时借用了庄子和蒙恬的典故,暗示了秋天的深远意境与文人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描绘了秋日清晨的露珠与洞庭湖面上卷起的波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便坐翻桑叶,长坂歇兰丛”则进一步展示了秋天的自然景观,桑叶翻动,兰丛静谧,对比鲜明,富有动态与静态之美。随后,“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两句,通过燕子的喧闹与鸿雁未至的静寂,表现了秋天特有的生机与等待。

“蝉噪闻疑断,池清映似空”描绘了蝉鸣与池水清澈的景象,蝉声似乎在空中回荡,池水映照着天空,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感。接下来,“刘安悲落木,曹植叹征蓬”引用历史人物的诗句,表达了对秋天落叶与漂泊之感的感慨,增加了诗的深度与历史感。

“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光明与自由。最后,“随时四序合,应物五情同。发言形恻隐,睿作挺神功。下材均朽木,何以慕凋虫。”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顺应自然、表达真挚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又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萧悫

萧悫
朝代:南北朝   籍贯:兰陵   生辰: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猜你喜欢

看雨

春深才得雨,晏坐忽宽忧。

红见宫花润,青知陇麦抽。涸才?辙鲋,晴漫唤林鸠。

欲动清宵酌,檐声恐遂收。

(0)

郊园閒兴

短策轻箯路未遥,朅来閒坐伴渔樵。

病馀箸骨怜燕骥,岁晚冰霜忆汉貂。

水国音尘波渺渺,风林诗思叶萧萧。

探春欲放江南棹,闻道梅花已着条。

(0)

将至清河睡起

睡醒湖日满,帆影见中流。

风景犹吾土,妻孥共此舟。

潮随残夜长,水接远天浮。

野性依然在,閒飞羡白鸥。

(0)

吾鄞龙舌朱氏予先祖侍郎府君之姻族也守阯弱冠时尝馆于其家表侄名轩者年才十三从受业焉今来南都须鬓苍然问其年已六十二赋此志别

莺脰湖堤挟两川,形如龙舌尚蜿蜒。

故家乔木千馀尺,先祖华姻上百年。

犹记小窗灯火夜,研穷大易后先天。

垂髫弟子今华发,话旧南都一慨然。

(0)

再到镇安考试诸生毕看泉

试罢行吟别院开,惟多黄叶与苍苔。

忽有泠泠闻树底,山泉流过短墙来。

(0)

永丰谣

永丰圩接永宁乡,一亩官田八斗粮。

人家种田无厚薄,了得官租身即乐。

前年大水平斗门,圩底禾苗没半分。

里胥告灾县官怒,至今迫租如迫魂。

有田迫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

富家得田贫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

旧租了,新租促,更向城中卖黄犊。

一犊千文任时估,债家算息不算母。

于乎有犊可卖君莫悲,东邻卖犊兼卖儿。

但愿有儿在我边,明年还得种官田。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