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宠荣若浮云的生活状态。"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一官之位已足以适己,不必羡慕那些高贵的五侯之位。这是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接下来的两句"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这里的“山色”和“潮声”营造出一幅宁静、自然的图景,显示了诗人居所之美丽与和谐。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田园诗般的意境。“缘塘”、“剡溪”、“映竹”、“五湖村”等字眼,都在强调这块土地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体验。
最后两句"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则是在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进行表达。这里所说的“王谢”指的是古代名门望族——王、谢家族,而“登临处”则是指他们曾经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在告诉我们,即便是那些富贵家庭的遗迹,到了诗人眼中,也不过是一种依稀可寻的历史记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欲名利的超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江渚春生雨,山楹夜宿云。
箨鳞穿石锦,节粉带书芸。
玄玉昆刀削,素丝并剪分。
鱼竿方问野,凤管已招君。
莫作宣房楗,还歌华泽文。
露零忻鹤警,星度恐萤焚。
影似风棂见,声如雪幌闻。
裁冠终有制,作屋更无氛。
移植惊燕叟,盘根识楚妘。
中郎挥墨汁,宗伯侑炉熏。
桑乾岭上十八盘,赫日东出红团团。
回首平田树如发,北去沙石何弥漫。
青帘高低知客倦,劝汝一杯下前坂。
马蹄护铁声琮琤,帖石朱阑列危栈。
度岭林昏泊官驿,冰涌虚泥踰五尺。
马行犹知泥浅深,重车没踝路莫寻。
越船十丈青如螺,小船一丈如飞梭。
平生不识漂泊苦,旬日此地还经过。
三江潮来日初晚,九堰雨悭河未满。
当时却解傍朱门,醉眼看天话长短。
年来官府催发纲,经月辛苦鬓已霜。
布裘漫作解貂具,入门意气犹猖狂。
自古鱼鲑厌明越,明日今朝莫论说。
买鱼沽酒不计钱,被发江头傲明月。
劝君莫作越船妇,一去家中有门户。
沙上摊钱输不归,却向邻船荡双橹。
七十二湖春浪浓,风力剪霰跳玲珑。
参差冻柳皂纛重,伛首俟命朝珠宫。
淮南田父身龙钟,灼龟沥酒占年丰。
旧秋积水挟丰隆,长鱼扬鬐蒲荡中。
桑颠高下凄冥鸿,黑禾生耳随飞蓬。
瓢囊扶携出城东,至治天子达四聪。
诏书宽大蠲民农,秀麦菶菶翠织茸。
赫日出海扶桑红,岁熟于酉年相逢。
击壤鼓腹歌时雍,展牲美报湖神功。
春雨消路尘,春风散林缬。
荡荡长安门,客子千万辙。
城阴有一士,淡食羹不啜。
采彼松上露,煮石化晴雪。
沈冥护真性,觞至那复说。
向来舌本淡,今作耳根热。
维南有樛枝,岩溜滋百结。
在德良自防,居屯讵为折。
念此长夜深,寒光吐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