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沙郡斋中夜闻雨不寐》
《长沙郡斋中夜闻雨不寐》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檐花窗叶和灯前,全似江南雁到天。

渐老弗堪秋意早,不眠那为雨声然。

学儒不力冠非误,善舞何心袖足旋。

唤醒几番关塞梦,蛩吟四壁只年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shājùnzhāizhōngwénmèi
sòng / céngbǎi

yánhuāchuāngdēngqiánquánjiāngnányàndàotiān

jiànlǎokānqiūzǎomiánwèishēngrán

xuéguānfēishànxīnxiùxuán

huànxǐngfānguānsāimèngqióngyínzhīniánnián

翻译
屋檐的花朵、窗户的叶片和灯下的景象,都像江南的大雁飞向天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无法承受秋天的早来,夜晚的雨声也无法让我入眠。
如果学习儒家学问不够努力,帽子戴不上并不算错,但如果本该舞动的手脚却选择静止,那就令人疑惑。
一次次从边塞的梦境中醒来,只有蟋蟀在四壁间年复一年地鸣叫。
注释
檐花:屋檐上的花朵。
窗叶:窗户的叶片。
灯前:灯下。
江南雁:江南的大雁。
渐老:随着年龄增长。
弗堪:无法承受。
秋意早:秋天来得早。
雨声然:雨声使我无法入睡。
学儒不力:学习儒家学问不够努力。
冠非误:帽子戴不上并不算错。
善舞何心:本该舞动。
袖足旋:手足静止。
唤醒:从梦中惊醒。
关塞梦:边塞的梦境。
蛩吟:蟋蟀鸣叫。
年年:年复一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檐花窗叶间听着灯光下的雨声,如同江南大雁飞过天际。诗人的心中早已感受到秋意的萧瑟,但却难以入睡,只因那细微的雨声。

"学儒不力冠非误,善舞何心袖足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修养的态度,以及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与投入。然而,这些都不能让他忘却关塞之梦,那是指边疆战事的忧虑。

最后一句 "蛩吟四壁只年年" 描述了蟋蟀在四面墙壁间的鸣叫声,伴随着岁月流转。这里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国家边疆之忧的心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天气上升

碧落高凝俯大荒,尽收元气入苍苍。

山河清景初寒上,霄汉罡风太液傍。

烟客排虚云路直,仙人乘雾羽毛香。

卑飞久息摩空志,不逐蓬根朔吹翔。

(0)

入栖霞寺

寻幽入古寺,松竹乱岩扉。

迟日山光静,高天夕气微。

澄潭宿花影,清磬出烟霏。

欲向中峰住,閒云去不归。

(0)

玉山寺

斗笠逢僧话,松房古院存。

山光印衣摺,佛足上江痕。

施食鼋窥钵,开关月到门。

劳劳倦行役,小憩过祗园。

(0)

甘露寺北轩夜坐用唐人韵·其二

浪迹久忘名,云林却有情。

堂空依佛静,句稳绕灯行。

茶鼎潮吹雪,风轩竹和笙。

尘襟知久涤,萧瑟听江声。

(0)

游仙词·其二

仙女司花小有天,方壶别贮酒如泉。

醉中不识人间历,笑杀中山片晌眠。

(0)

山行入天竺

淅历西风点角巾,满山红叶四无邻。

荒钟古寺收残曰,野涧幽花媚小春。

好句吟成秋意老,乱云飞尽岭容真。

僧房寂寞谁相款,惟有孤松是故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