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射由来国俗称,时巡阅众每教仍。
左支右诎斯观德,贯札穿杨讵炫能。
所宝惟贤先正直,其争君子去骄矜。
行宫驻节遑耽逸,祖烈煌煌勉继绳。
弁射由来国俗称,时巡阅众每教仍。
左支右诎斯观德,贯札穿杨讵炫能。
所宝惟贤先正直,其争君子去骄矜。
行宫驻节遑耽逸,祖烈煌煌勉继绳。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射”,通过“射箭”这一行为隐喻治国之道和修身之法。
首联“弁射由来国俗称,时巡阅众每教仍。”开篇即点明射箭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推崇的技艺,君主巡狩之时,常会教导众人射箭以示武艺与礼仪并重。
颔联“左支右诎斯观德,贯札穿杨讵炫能。”进一步阐述射箭不仅考验技巧,更在于品德修养。射箭时的左右协调,象征着德行的平衡;而精准地射中目标,如贯札穿杨,虽显技艺高超,但并非炫耀之能,而是内在修为的体现。
颈联“所宝惟贤先正直,其争君子去骄矜。”强调了君主应以贤良正直为宝,君子应谦逊而不骄傲自大。这里将射箭与个人品质、国家治理紧密相连,倡导以德服人,以贤治国的理念。
尾联“行宫驻节遑耽逸,祖烈煌煌勉继绳。”指出即使在行宫驻留,也不应沉溺于安逸之中,而应效仿祖先的伟业,不断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历史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射箭这一具体行为,寓言了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体现了乾隆皇帝深邃的政治智慧和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