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三四峰,高兴几人同。
寻鹤新泉外,留僧古木中。
蝉鸣槐叶雨,鱼散芰荷风。
多喜陪幽赏,清吟绕石丛。
当门三四峰,高兴几人同。
寻鹤新泉外,留僧古木中。
蝉鸣槐叶雨,鱼散芰荷风。
多喜陪幽赏,清吟绕石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私家园林的幽雅景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当门三四峰”一句,以高峻的山峰作为园林的大门,既是空间上的划分,也象征着园内外世界的截然不同。"高兴几人同"则点出了在这闭塞之地共享喜悦的人数有限,增添了一份私密和排他性。
“寻鹤新泉外”一句,通过寻找仙鹤来到泉水之外,暗示着园林中有清澈的泉水流淌,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留僧古木中"则是说在这古老的树木之间,有和尚停留,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蝉鸣槐叶雨”一句,描绘了蝉在槐树叶间鸣叫的声音,给人以细雨般的感觉,增添了夏日午后的凉意。"鱼散芰荷风"则是说鱼儿在芰荷中自由穿梭,借此形象传达出水面的生机与园林中的生命活力。
“多喜陪幽赏”一句,表达了主人对这份隐逸生活的喜悦,以及愿意与几位知己共同享受这份清福。"清吟绕石丛"则是说在石头丛生的地方高声歌唱,这里的“清吟”既指声音之清脆,也可理解为心灵之澄净,通过这种环境和行为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私家园林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理想的追求。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