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家非得已,幽事爱江乡。
山郭明残黛,人家半夕阳。
浪吹鱼子细,梦近蓼花凉。
亦抱图经看,苍梧望渺茫。
浮家非得已,幽事爱江乡。
山郭明残黛,人家半夕阳。
浪吹鱼子细,梦近蓼花凉。
亦抱图经看,苍梧望渺茫。
这首清代杨瑞的《由湘潭入衡山》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选择在江乡过着隐居生活的情景。首句“浮家非得已”表达了诗人被迫离开家乡的无奈,而“幽事爱江乡”则透露出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
颔联“山郭明残黛,人家半夕阳”通过描绘山城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清晰,以及半掩在余晖中的村落,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残黛”和“夕阳”都富有象征意味,暗示时光流转和自然之美。
颈联“浪吹鱼子细,梦近蓼花凉”进一步深化了江乡特色,浪花轻拂,鱼儿游动,诗人沉浸在梦境中,感受到蓼花带来的清凉,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宁静的意境。
尾联“亦抱图经看,苍梧望渺茫”诗人手捧图经(可能指地图或书籍),遥望远方的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南方大山,此处可能寓指理想之地),流露出对未知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使得全诗情感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乡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人生感慨,展现了清人杨瑞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南山陈迹遍搜寻,好景森罗直万金。
别后不知谁念我,经营偏费主人心。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
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
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
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惟此楚骚,能歌盖寡。
我醉友能老严滩者,驾风骖云。
此谁其写,是常梦中与之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