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杂兴·其二》
《田家杂兴·其二》全文
清 / 沈德潜   形式: 古风

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

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

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

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

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村秋日图景。"白云护山村"展现了村庄被洁白的云雾环绕,如同仙境般宁静;"红叶隐茅屋"则以红叶点缀在简朴的茅屋周围,增添了几分秋意和暖色。"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进一步描绘了村中的景致,板桥横跨小溪,修竹成林,环境清幽。

"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写的是农耕生活的闲适,牛儿悠闲地在路边吃草,磨蹭着身体,寻找树干上的痒处。"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点明了季节,秋风渐起,霜降时节,稻谷已熟,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直接表达了农民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早晚都能品尝到自家新打的粮食。然而,"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又透露出他们虽然生活富足,但文化水平不高,举止略显粗犷。

最后两句"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表达了对下一代的期望,希望孩子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改变生活的局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
朝代:清   号:归愚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673~1769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怡亲堂四时诗为临川程潜麟赋·其一

深深帘幕护香云,脸晕丹霞酒半醺。

试学儿啼供燕喜,春风笑语隔花闻。

(0)

松坡竹坞二庄处士挽诗

白茅山下有双坟,云是庄家好弟昆。

已共舁棺还故里,曾同卖药在都门。

怀金客去宁求报,种杏人存尽感恩。

喜见凤麟为世瑞,绵绵馀庆属儿孙。

(0)

次韵于景瞻秋怀五首·其五

愁边得句口能占,荼蓼亲尝味转甜。

风挟尘沙欺病目,雷驱山雨扑穷檐。

秋来倍觉丹心壮,老去频看白发添。

喜决天池无限水,不令辙鲋一毫沾。

(0)

夏日游宣府李挥使北园席上步于景瞻韵二首时天顺庚辰六月也·其一

野花园草竞芬芳,坐爱南薰透葛凉。

饮量任开千日酝,醉魂犹到五云乡。

原思自信贫非病,杜甫谁知老更狂。

倒着接䍦浑不省,路人争说自高阳。

(0)

扈从谒陵十咏·其十北郊迎觐

清道龙骧已载途,甲光映日似银铺。

百年礼乐逢昭代,万古山河壮帝都。

朝士蕃王齐觐谒,黄童白叟竞携扶。

词臣归从銮舆后,惟听嵩高振地呼。

(0)

扈从谒陵十咏·其七银山从猎

日上千峰紫雾消,银山蒐猎按銮镳。

露香芳树攒红锦,风淡长杨亸翠条。

迥野鸣鞘围万马,层空飞箭落双雕。

从官谁道相如吃,赋就淩云气独飘。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