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绡白团,有风亦袢。玉润碧鲜,无风亦寒。
在我窝兮不可离,吾无玉手捉蒲葵,蒲葵自托东山辉。
生绡白团,有风亦袢。玉润碧鲜,无风亦寒。
在我窝兮不可离,吾无玉手捉蒲葵,蒲葵自托东山辉。
这首诗以扇子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交融的画面。首句“生绡白团,有风亦袢”以“生绡白团”比喻扇面,生动地展现了扇子的洁白与轻盈,同时通过“有风亦袢”暗示了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凉舒适之感。
接着,“玉润碧鲜,无风亦寒”两句,将扇面比作玉石与碧绿的草木,即便在没有风的时候,也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扇子给人带来的凉爽感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有风”与“无风”的情境变化,突出了扇子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和美感。
“在我窝兮不可离,吾无玉手捉蒲葵,蒲葵自托东山辉”则表达了对扇子的深厚情感。扇子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诗人说扇子如同他的伴侣,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或缺。而“吾无玉手捉蒲葵”一句,既是对扇子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技艺的谦逊表达,暗示了扇子的制作精美,非一般之物可比。最后,“蒲葵自托东山辉”则以蒲葵(一种常见的扇子材料)为喻,强调了扇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在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扇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扇子的实用价值和美学特征,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有元高士张可观,二十八宿胸中蟠。
平生画墨乃馀事,适兴往往凭毫端。
鹅溪绢素霜雪白,却向松陵写秋色。
中秋院落桂花黄,九月岩崖枫叶赤。
旅雁初来客燕归,渚莼香美鲈鱼肥。
轻舟短棹玩风景,鸂鸟鸳鸯相间飞。
阑干跨水桥梁小,白板平铺度昏晓。
何处渔家晒网来,斜阳未没烟云杳。
时际重熙世太平,一时人物劳经营。
隐侯孙子求诗声,老我载披双眼明。
柳密藏鸦,堂空语燕,大好夭桃天气。
蝶粉初消,二月东风破睡。
镜奁映、笔格珊瑚,砚匣伴、眉妆翡翠。
最怜他,腕底横斜,乌丝闲写丽情字。
珍珠指下乱撒,弹入明光一曲,声随流水。
儿女喁喁,点缀小窗幽致。
妒两行、银雁轻飞,堕万里、玉关清泪。
记夜深、金鸭烧残,迷离香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