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杨柳深深竹,雨里绛桃开一簇。
羞将瘦蹇逐金鞍,着屐看花仍不俗。
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
已拚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
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
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
青青杨柳深深竹,雨里绛桃开一簇。
羞将瘦蹇逐金鞍,着屐看花仍不俗。
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
已拚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
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
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
这首明代杨基的《雨中看花》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首句“青青杨柳深深竹”,以青翠的杨柳和修长的竹子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雨里绛桃开一簇”点明了诗人是在雨中欣赏盛开的红桃花,画面生动活泼。
“羞将瘦蹇逐金鞍”一句,诗人以“羞”字形容花儿娇羞的姿态,不愿与华丽的马鞍争艳,显示出花的高洁品质。“着屐看花仍不俗”则表达了诗人穿着木屐赏花的闲适,流露出其不拘小节的雅致。
“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运用比喻,形容花朵鲜艳如洗,仿佛刚洗净的胭脂,让诗人老眼为之惊艳,仿佛在梦境中遇见。接下来,“已拚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感叹春光易逝,东风带来的不仅仅是花瓣飘落,更是春意消退。
最后两句“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表达诗人对春光即将逝去的忧虑,担心好景不长,花落成尘。而“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则寓言般地感慨,尽管美景常在,但能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却不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雨中赏花这一日常场景,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素光练静,照青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万丈辉光,奔云涌雾,飞过卢鸿屋。
更无尘翳,皓然冷浸梧竹。
因念鹤发仙翁,当时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闲愁千斛。
斗转参移,翻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一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