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其二》
《荔支·其二》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思君颜色比琼枝,岂是炎天雨露私。

山带赪霞初起处,日翔朱凤尚饥时。

摘来偏倚三珠树,捧出宜堆五色丝。

烂向卿云瞻火藻,楚臣犹自荐江蓠。

(0)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情赞美和对其品质的深刻理解。

首句“思君颜色比琼枝”,将荔枝的色泽比作美玉,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鲜艳夺目,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深思念之情。接着,“岂是炎天雨露私”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荔枝在炎热季节中依然能保持其鲜美的品质,并非仅仅因为雨水和阳光的特别恩赐,而是其自身生命力的顽强与独特。

“山带赪霞初起处,日翔朱凤尚饥时”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荔枝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赪霞象征着清晨的霞光,朱凤则寓意着吉祥与尊贵,通过这样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生长环境的美好与荔枝本身的高贵品质。

“摘来偏倚三珠树,捧出宜堆五色丝”两句,通过具体的采摘与展示过程,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珍贵与美丽。三珠树与五色丝的使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暗示了荔枝的稀有与价值。

最后,“烂向卿云瞻火藻,楚臣犹自荐江蓠”两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之情。卿云、火藻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照人;楚臣荐江蓠,则是借用了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荔枝的敬重与推崇。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感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越中秋怀二首·其一

无边落木送秋来,宋玉愁多赋更哀。

淮甸烽烟连白下,楚江云影暗阳台。

汉王未惜三斋印,庞统原非百里才。

俛仰去天才咫尺,几回清梦到三台。

(0)

次韵苏允吉侍御台中四咏·其二园竹

日到此君侧,都忘案牍劳。

幽居怀濮上,归思满江皋。

凤鸟春应至,琅玕绿渐高。

徂徕旧宾客,诗酒定谁豪。

(0)

牵牛

冉冉朝华密,翻翻露叶新。

乘时方巧笑,移日已含颦。

感兴悲微物,伤心泣小臣。

浮荣甘夙陨,仍作饭牛人。

(0)

晨起

童子扫园径,山禽花外飞。

青梧裛宿露,红槿丽晨晖。

多病志意减,闲居宾客稀。

今朝惜清景,偶此一沾衣。

(0)

希夷先生墨竹短歌

大宁斋中至人竹,淅淅天风撼苍玉。

大书诗画真三绝,价敌宣和六千轴。

伊川空有句传神,世俗宁知伪与真。

秪恐明珠终暗掷,此君他日与何人。

(0)

林卧

东南月出早,林卧不知莫。

飘萧石陨箨,青荧松泫露。

意惬已忘言,神游如有遇。

空怀寄同好,此境莫能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