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
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
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
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
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
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
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
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
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
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
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这首诗《下滩》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乘舟下滩时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航行的艰难。
首句“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描绘了风起云涌、雨声轰鸣的景象,预示着航行的不平静。接着,“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形象地比喻了水流湍急,仿佛是长舌在吞噬船只,暗示了航行的危险。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则描绘了岸边竹林密布,沙洲滚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诗人通过“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表达了对时间紧迫的焦虑,以及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仿佛已经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困难。接下来,“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描述了船工们奋力划桨,按照既定规则操作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抗争。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对比了下行船只的速度与上行船只的快速,突出了下行的艰难。最后,“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表明诗人经历了十天的航行,期间充满了挑战与考验。“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表达了面对急流时的紧张与恐惧,但同时也强调了速度与危险并存的航行状态。“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航行,回到安全之地的心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下滩航行的全过程,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沈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