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五法曲》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五法曲》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沈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0)
注释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清角:古代的一种乐曲,据说黄帝所作,能感化万物。
弭伏:平息,使驯服。
熊罴:指大型猛兽,象征力量。
玄鹤:黑色的鹤,象征祥瑞。
舜:古代圣王,以德治国。
干羽:干为盾,羽为羽毛装饰的舞具,象征和平。
苗革心:苗民革除旧习,归顺之心。
尧:古代圣王,传说中的太平盛世之主。
咸池:古代乐曲名,传说为尧时所作。
凤巢阁:凤凰筑巢的地方,比喻高尚的居所。
大夏:古代乐舞,相传为夏禹所作,表现其治水之功。
濩武:濩是商汤时的乐舞,武指周武王时的乐舞,皆象征武功。
玄功:深奥、神秘的功绩。
汉祖:即汉高祖刘邦。
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其破阵乐描述了他的军事胜利。
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
糟粕:比喻不重要的、残留的部分。
明皇: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唐代音乐文化繁荣的推动者。
宛转:声音悠扬动听。
侵淫:逐渐深入。
沈著:深入人心,此处指音乐的感染力。
赤白桃李:乐曲名,可能借花之艳丽比喻音乐之美。
霓裳羽衣:著名的唐代乐舞,象征仙乐。
雅弄:雅正的音乐。
变乱:变得混乱。
夷音:外族的音乐。
相参错:相互混合。
胡骑:胡人的骑兵。
烟尘:战争的象征。
毛毳:动物的毛皮。
腥膻:指胡人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异味。
咸洛:泛指中原地区,咸指咸阳,洛指洛阳。
胡妆:胡人的装扮风格。
伎进:艺人推广。
胡乐:胡人的音乐。
火凤:比喻美妙的音乐。
咽绝:声音低沉断续。
春莺:春天的黄莺,比喻美妙的歌声。
啭罢:歌唱完毕。
萧索:冷落,凄清。
竞纷泊:争相流行,纷繁杂乱。
翻译
我听说黄帝演奏清角之乐,使得猛兽伏地,黑鹤起舞。
舜手持干羽,感化苗民,尧则以咸池之乐,引来凤凰栖息于阁楼。
大夏、濩武等古乐都是象征功绩的,但即便功绩众多,仍有人惊讶于其内在的玄妙未能充分展现。
汉高祖刘邦路过沛县时也有欢庆之歌,秦王破阵乐也非无中生有。
这些乐曲在宗庙中展现了创制的艰辛,在军队中流传却只留下粗浅的部分。
唐明皇创作的曲子多有新颖之风,旋律婉转,逐渐深入人心,易于沉浸。
《赤白桃李》借花之名,《霓裳羽衣》则被誉为天降之音。
虽然雅正之乐已变得杂乱,但外族音乐尚未能与其混杂。
自从胡人骑兵带来烽烟尘土,毛皮的腥膻之气弥漫在长安洛阳。
女子效仿胡人装扮,艺伎引进胡音,追求胡人的音乐。
火凤之音沉闷,常带呜咽断续,春莺鸣唱后尽是凄凉空虚。
胡人的音乐、骑兵和装扮,这五十年来竞相流行,纷繁杂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五·法曲》。诗中通过对古代圣君黄帝、舜、尧等人的音乐描述,以及汉祖刘邦过沛时的歌谣,秦王破阵的战功,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古代圣君的治国之道与音乐相结合,如“黄帝鼓清角”、“舜持干羽苗革心”,表达了对古代理想政治文化的赞美。同时,通过“汉祖过沛亦有歌”和“秦王破阵非无作”,诗人指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军旅中的贡献,并通过音乐传唱这些英雄事迹。

然而,到了后世,“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过于繁复和奢华。诗人批评这种变化,认为它们已经背离了古代的纯正与简约。此外,对于北方胡人的文化影响,如“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诗人也表达出了不满和怀念中原文化。

最后,“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人感慨于胡人文化对中原的影响已经持续了五十年,这种文化的交融带来了新的音乐风格,但也让传统的雅乐面临了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的变迁,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担忧。元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感,成功地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段时光下人们生活的缩影。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朝天宫观方道士所画三山图三首·其三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

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0)

南京口号五首·其一

君王观阙倚天开,画出金山复壮哉。

率土再瞻龙虎气,高台还见凤凰来。

(0)

陪陈应奉诸公宴马氏西园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0)

马氏西园宴别吴进士善卿

竹阴连水屋,荷气集池台。

南国佳人去,西园高宴开。

好风因树起,新月渡河来。

别后江潭上,离肠日九回。

(0)

效香奁二首·其二

开过东窗百叶桃,琵琶尘满缕金槽。

欲呼小子敲妆阁,谁出相迎放剪刀。

(0)

江上送客

春风江上荡舟过,垂柳垂杨拂浪波。

惆怅今年频送客,长条欲折已无多。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