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太师公谥文正》
《闻太师公谥文正》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哀音到后又而今,节惠初闻出翰林。

千载特操迁史笔,百年如见范公心。

东川有障龙门在,南斗无光壁宿沈。

何地可追尼父诔,在天真若敬皇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闻太师公谥文正》。邵宝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太师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首联“哀音到后又而今,节惠初闻出翰林”,开篇即以哀音起调,暗示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接着提到“节惠初闻出翰林”,既是对逝者生前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对其去世消息传来时的震惊与惋惜。

颔联“千载特操迁史笔,百年如见范公心”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赞誉。将逝者比作迁史笔,意味着其事迹将被历史铭记;同时,通过“范公心”这一典故,表达了逝者如同范仲淹般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令人景仰。

颈联“东川有障龙门在,南斗无光壁宿沈”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龙门象征着逝者的功绩与地位,而南斗无光、壁宿沈则暗示了逝者离世后,世界似乎失去了光彩,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尾联“何地可追尼父诔,在天真若敬皇临”则是对逝者的一种崇高敬意。尼父诔指的是孔子为哀悼弟子而作的诔文,这里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敬皇临”则体现了对逝者作为皇室成员或重要官员身份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品德、影响的深情回顾,以及对历史与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其二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

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0)

便面二首·其一

碧水浮云弄晚岑,秋深落叶满空林。

石桥乘兴欲飞度,谁识维舟结网心。

(0)

海口抚琴

微雨渡江关,横琴坐云海。

山水如有情,钟期复何在。

(0)

儒隐林君挽辞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

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

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

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0)

送龙秀才归江右兼寄意于乃翁广文先生

清明宿雾点征衣,为感鹡鸰到海圻。

原隰空馀白骨在,风烟真护旅魂归。

孤舟夜雨山溪涨,野店秋霜岭路晞。

晨省若还询近事,疏慵久与世相违。

(0)

中秋前二日访章别驾名园听琴

南海梧桐飘昨夜,西园物色近中秋。

长廊翠拥金城入,曲槛光生宝镜浮。

门径几回惊客到,笑谈千古讶天游。

薰风忽奏虞庭曲,时见鸾凰下九州。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