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低垂挂戍楼,黄河不逐月西流。
一声长笛冲沙起,散作边人万里愁。
北斗低垂挂戍楼,黄河不逐月西流。
一声长笛冲沙起,散作边人万里愁。
这首明代诗人刘凤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首句"北斗低垂挂戍楼",通过描绘北斗星低垂于戍楼之上,暗示了时间已晚,戍卒们可能正在守夜。次句"黄河不逐月西流"则富有奇思,黄河似乎违背自然规律,不随月亮西逝,象征着边疆的固守与时间的停滞,寓意边防的严峻与戍卒坚守的决心。
最后一句"一声长笛冲沙起,散作边人万里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笛声在寂静的夜晚冲破沙尘响起,那悠扬的音符仿佛化作无尽的愁绪,弥漫在广袤的边疆,表达了戍卒们的思乡之情和战争带来的哀愁。整首诗以景寓情,借笛声抒发边关将士的离愁别绪,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一轮推起沧溟底,高明朗开天际。冷浸银河。
光凝玉宇,人在层楼无寐。浮生倦矣。
叹春去秋来,几团愁思。
念故伤离,此宵流尽不平泪。
飞觞谁又作赋,更羁人戍妇,杯酒应醉。
铁马宵征,金钲夜起,亦有英雄豪气。姮娥恁似。
问炼就银蟾,屏除纤翳。冷遍尘寰,几人心似水。
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
溶溶南浦绿满,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
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
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
羡飞云、此去长安,片时能见得。
最凄迷。是小亭疏雨,岑寂送春归。
香径残红,芳池暗绿,眼底离恨菲菲。
更一片、江城新草,待东风、吹到天涯。
闲煞南楼,湘帘卷处,燕子来时。
别怨经年未遣,奈支离病骨,还又依依。
万叠银笺,千行锦字,旧来怀抱都非。
算几度、花时来往,忆西园、风影怕重题。
纵有垂杨百尺,难系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