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浓还淡,孤村水绕之。
俗尘飞不到,野老住偏宜。
埼岸疏疏柳,茅檐短短篱。
小舟攲仄过,便是少陵诗。
山色浓还淡,孤村水绕之。
俗尘飞不到,野老住偏宜。
埼岸疏疏柳,茅檐短短篱。
小舟攲仄过,便是少陵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水乡村庄画卷。首句“山色浓还淡”,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山色变化之美,既展现了山的深邃与厚重,又暗示了云雾缭绕的朦胧感。接着,“孤村水绕之”一句,点明了主题——水边的村落,通过“孤”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
“俗尘飞不到,野老住偏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清幽与适宜居住,仿佛是世外桃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尘埃,适合隐居的老者安度晚年。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水村的独特魅力。
“埼岸疏疏柳,茅檐短短篱”描绘了村落的自然风光,疏落的柳树点缀在岸边,与简朴的茅草屋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和谐的生活景象。这里没有繁复的装饰,只有最纯粹的自然与生活之美。
最后,“小舟攲仄过,便是少陵诗”以杜甫的诗句作为结尾,不仅表达了对水村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古代田园生活的怀念。小舟轻轻划过水面,似乎带走了尘世的烦恼,留下的是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村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田园诗意的追忆与致敬。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
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
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
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
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