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七》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七》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

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

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

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

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庾信创作的《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中的第七首。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歌颂古代圣明君主的德政和音乐文化的繁荣,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 开篇即以宏伟的气势,描绘了一种风格影响深远、美德弘扬的盛世景象。"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强调了文学与音乐的高度发展,以及它们对人心灵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的几句:"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详细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音乐会,展示了古代乐器的齐鸣和谐和之美,以及这种艺术活动所体现的高尚情操。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 则是对这一盛况的生动描绘,通过仙境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表示了音乐不仅能够感染人心,而且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善良和智慧的思考。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 这两句诗则转入深邃,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事物变化、反思历史教训,以期望预防未来的动荡。最后"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 是对理想境界的最高追求——在一个和谐与正义并存的世界中,君子能够实现自己的道德理念,而大平之世自然无需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和社会政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那渴望和平与盛世的心声。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

江南风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欲过。
处处纫兰春浦渌,萋萋籍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待持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0)

登润州万岁楼(一作皇甫冉诗)

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
垂山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更能谈笑解重围。

(0)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
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0)

山鸲鹆歌(一作韦应物诗)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
嘲哳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巴人峡里自闻猿,燕客水头空击筑。
山鸲鹆,一生不及双黄鹄。
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群族。
鸣相逐,啄残粟,食不足。
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
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

(0)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陆鸿渐所创)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欻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0)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