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言》
《闻言》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岂是蛾眉者,时闻谣诼諠。

从来多不免,如我复何言。

冠盖惭新识,渔樵悔故村。

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言》,作者是明代诗人李舜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流言蜚语和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岂是蛾眉者”暗指自己遭受不公的指责,可能是因为女性形象而被非议;“时闻谣诼諠”进一步描绘了谣言四起的环境。接着,“从来多不免”揭示出历史上许多贤良人士都难以逃脱类似的命运,诗人以此自比,表达无奈与自嘲。“如我复何言”则流露出对自身处境无从辩解的苦涩。

“冠盖惭新识”一句,诗人感到羞愧,因为那些新结识的人并未真正理解他的价值,反而可能因流言而对他有所误解。“渔樵悔故村”暗示诗人怀念过去的宁静生活,后悔离开乡村来到复杂的人际环境中。

最后两句“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以飞翔的意象比喻自己的仕途,暗示原本希望在官场有所作为,但现实却如同翅膀折断,归乡之路变得艰难,一朝之间形势逆转。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诗人面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反思。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寄题溪堂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

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

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0)

书怀呈同志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

独来还得侣,相照即忘形。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

递年何所乐,终日醉遗经。

(0)

东湖留题.鸿雁渚

兼忘物我玩鸥客,自得行藏遵渚鸿。

看破眼前人与物,紫玄翁在小桥东。

(0)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

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

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

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

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

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

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

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

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

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

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0)

我有一条拄杖,寻常将何比况。

采来不在南山,亦非昆崙西嶂。

拈起满目光生,放下骊龙缩项。

同徒若也借看,卓出人中之上。

(0)

题显阳寺疏快轩

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

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

閒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

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