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山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誇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0)
翻译
家乡千里之外群山连绵,想象着飞翔鸣叫的鹤在林中阴暗处。
滞留他乡又接到山中的书信,庆幸竹简传递着平安的消息。
夸赞斋室宁静香气满室,只听见屋檐下砧声响起。
如果比较悲愁的程度,早秋的忧郁并不比暮秋更深沉。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隔:分隔。
千岑:众多的山峰。
飞鸣鹤:飞翔的鹤。
阴:阴暗处。
留滞:停留,滞留。
山寄檄:山中的书信,古代官府文书常以竹简传递。
平安:安全,无事。
竹传音:竹简传递消息。
谩誇:徒然夸赞。
斋静:斋室的宁静。
香凝寝:香气充满卧室。
檐高:屋檐高。
响发砧:砧声响起,指妇女捣衣的声音。
悲愁:悲伤和忧虑。
情绪:情感。
蚤秋:初秋。
暮秋:晚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遥远家乡的渴望之情。千山万岭阻隔着他与故土之间的距离,他心中所挂念的是那能够穿越云雾、自由翱翔的鹤,象征着他想要超脱现实束缚、飞向遥远而温暖的家乡。

"留滞又烦山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牵挂之情。他希望通过自然景物——山和竹来寄托自己的思念,祈求着家乡的人们平安喜乐。

"谩誇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僧房中静坐的场景。他感受到室内外香气浓郁,心境宁静,只是偶尔传来檐间滴水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哀伤情怀。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将春末之愁与秋末之愁相比较,发现暮秋的寂寞更加深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世界。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二

去年不到琼花底。蝶梦空相倚。今年特地趁花来。

却甚不教同醉、过花开。花知此恨年年有。

也伴人春瘦。一枝和泪寄春风。

应把旧愁新怨、入眉峰。

(0)

浣溪沙·其一

花想仪容柳想腰。融融曳曳一团娇。

绮罗丛里最妖娆。

歌罢碧天零影乱,舞时红袖雪花飘。

几回相见为魂销。

(0)

贺赵法曹

红日转檐花,飞鸣一声鹊。

鹊翅未离檐,有客拽铃索。

呼童急启户,问客意何若。

客闻笑而言,法曹参计钥。

因知鹊之鸣,报我良不恶。

知我门下人,一楗聊相托。

如公材器大,末掾岂能缚。

咫尺蓬莱宫,左右芙蓉幕。

直入凤凰池,更上麒麟阁。

贱子无所需,愿作扬州鹤。

(0)

悉事

欲归未去两纷拿,何事回天力未加。

九牧谁为十羊主,百冠当念一人髽。

肘边有石心虽切,腰下无钱手谩叉。

千万有人逢伯乐,为言龙种尚盘车。

(0)

倪尚书生祠

闻说先生入建都,一年民乐吏清癯。

四厢夜月封朱户,两院春风锁翠芜。

一旦有书追驷马,万冤无计彻群乌。

焚香再拜祝公寿,问有清朝赏罚无。

(0)

上运管张平国·其三

雨洗芙蓉沃眼青,雪潭澄月照人明。

铜民指点向民说,未比当年令尹清。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