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戒夏令,大火次南国。
温风有增响,旱云多异色。
宵眠惕朝旭,旦坐望夕昃。
伊郁不可聊,恬旷何由得。
静胜昔尝解,神昧今始惑。
如何平生怀,未建古人则。
感物百虑作,遗生群动息。
抚中俄有契,履运似无即。
单生忌外彫,张子患内逼。
幸是捐心累,终然谢通识。
朱明戒夏令,大火次南国。
温风有增响,旱云多异色。
宵眠惕朝旭,旦坐望夕昃。
伊郁不可聊,恬旷何由得。
静胜昔尝解,神昧今始惑。
如何平生怀,未建古人则。
感物百虑作,遗生群动息。
抚中俄有契,履运似无即。
单生忌外彫,张子患内逼。
幸是捐心累,终然谢通识。
这首诗名为《苦暑》,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诗中描绘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炎炎夏日时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首句“朱明戒夏令,大火次南国”点明了季节转换,夏季来临,太阳如大火般炽热,照耀在南方的大地之上。接着,“温风有增响,旱云多异色”描述了夏季特有的气候特征,温暖的风声渐强,干燥的云彩变幻莫测,预示着可能的干旱。
“宵眠惕朝旭,旦坐望夕昃”写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担忧,夜晚警惕着即将到来的朝阳,白天坐在那里期盼着夕阳西下,表达了对酷热的无奈与焦虑。
“伊郁不可聊,恬旷何由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即使试图寻求平静与宽广的心境,也难以实现。“静胜昔尝解,神昧今始惑”则反映了诗人过去曾通过静心获得安宁,但现在却感到困惑不解。
“如何平生怀,未建古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与古人智慧的反思,面对苦暑,他思考着如何才能像古人一样,找到应对困境的方法。“感物百虑作,遗生群动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通过感受自然万物的变化,诗人意识到生命中的各种活动都应有所节制。
“抚中俄有契,履运似无即”暗示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外界环境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对命运的顺从与理解。“单生忌外彫,张子患内逼”引用了古代典故,强调了保持内心自由与对外界诱惑的警惕的重要性。
最后,“幸是捐心累,终然谢通识”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心灵的束缚,最终超越世俗知识的限制,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整首诗以苦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
昨夜星照泥,通宵雨达曙。
潇江汇众水,欲载孤城去。
触石郁而怒,冲洲益骄倨。
喧豗震山麓,哀响彻官署。
凭栏一纵观,雪浪排银锯。
气势压吕梁,猛急过滟滪。
白龙挟素虬,共捧冯夷驭。
风波浩荡中,正轸垂堂虑。
寄言行客子,维舟莫匆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