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游不垂堂,金屋春融融。
饫知膏粱味,鄙我田舍翁。
凌晨转泥坂,薄暮披榛丛。
种秫秋可酿,浇此磊磈胸。
但忧贷二税,讵知有三公。
夜归藩落内,晓入州县中。
徵求苦给给,奔走常忡忡。
风尘翳白日,江汉号悲风。
中原戈甲满,晚岁霜露浓。
贵游厌膏梁,谁复怀宸枫。
贵游不垂堂,金屋春融融。
饫知膏粱味,鄙我田舍翁。
凌晨转泥坂,薄暮披榛丛。
种秫秋可酿,浇此磊磈胸。
但忧贷二税,讵知有三公。
夜归藩落内,晓入州县中。
徵求苦给给,奔走常忡忡。
风尘翳白日,江汉号悲风。
中原戈甲满,晚岁霜露浓。
贵游厌膏梁,谁复怀宸枫。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诗描绘了贵游阶层的生活与田舍翁艰辛劳作的对比。首句“贵游不垂堂”暗示了贵族们的闲适,而“金屋春融融”则渲染了他们生活的奢华。接下来通过“饫知膏粱味,鄙我田舍翁”表达了对富贵者享受美食的羡慕和对自己清贫生活的自嘲。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日常,“凌晨转泥坂,薄暮披榛丛”,展现了田舍翁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形象。他期待秋天收获秫米,以酿酒来舒缓内心的郁结,然而“但忧贷二税,讵知有三公”,表达了对繁重赋税的忧虑,不知官场中的权贵是否能体察民间疾苦。
“夜归藩落内,晓入州县中”揭示了诗人频繁奔波于城乡之间,为生计而疲于奔命。“徵求苦给给,奔走常忡忡”直接表达了他对苛捐杂税的不满和内心的焦虑。诗中“风尘翳白日,江汉号悲风”运用环境描写,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
最后两句“中原戈甲满,晚岁霜露浓”寓言战乱频仍,晚年生活更加艰难。诗人以“贵游厌膏粱,谁复怀宸枫”收尾,表达了对贵胄阶层厌倦奢华,无人关心民间疾苦的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公正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矛盾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