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龙友将入京携同瑞昆诸子过余信宿席上分赋得寒云》
《何龙友将入京携同瑞昆诸子过余信宿席上分赋得寒云》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漠漠愁笼树,霏霏寒洒空。

从龙连北极,如盖感西风。

海上将残雨,天边送断鸿。

何当捣衣夜,怅望碧霄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云笼罩天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云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与情感寓意。

首联“漠漠愁笼树,霏霏寒洒空”,以“漠漠”和“霏霏”形容寒云的广阔与密集,仿佛一层层愁绪笼罩着树木,又如同细雨般洒遍虚空,营造出一种阴冷而沉重的气氛。这里,“愁”字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景物与情感相互交织,富有层次感。

颔联“从龙连北极,如盖感西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寒云比作随风飘动的龙云,连接着遥远的北极,又似巨大的伞盖被西风所感,形象地描绘了寒云在天空中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颈联“海上将残雨,天边送断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延伸至海天相接之处。残雨即将消散于海面,而远处的鸿雁则在天边孤独飞翔,预示着离别与漂泊的主题。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考。

尾联“何当捣衣夜,怅望碧霄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思念。在捣衣之夜,即秋夜,诗人想象着与远方亲友共度时光的情景,同时又怅然地望着碧蓝的天空,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云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得家书报长孙应阳入小学

孙儿生质颇清明,只在收心养性成。

看罢平安二更尽,耳边如听读书声。

(0)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其二

虎狼亦爱子,乌鸟亦恋雏。

生子不能庇,悲恨当何如。

伯也归故乡,漂泊无宁居。

仲子最孝谨,性复爱诗书。

百方挠其中,一病辞寒庐。

垂死与母言,血泪沾衣裾。

沈思不忍道,命也有生初。

(0)

赋蟠桃图为张时震父母寿

玄洲髣髴海东涯,海岸蟠桃大比瓜。

画入彩缣疑着雾,望迷仙苑欲生霞。

稀年令德真相配,紫府丹台别是家。

我欲金壶借馀墨,一枝并写杏园花。

(0)

谭雅祥使归寿母

皇华夹道拥归装,喜气遥看满北堂。

天上瑞云垂五彩,人间佳节傍重阳。

早时贤范熊丸在,再世诸孙玉树长。

七十一峰青在望,若为登拜捧霞觞。

(0)

题张通判春江载月图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

回帆混天影,发棹动春声。

远树光疑湿,虚窗梦与清。

知君济川具,聊复试初程。

(0)

谒文山祠次同游诸公韵

东风一梦过钱塘,直自元丰兆靖康。

终岁诸公讲和战,到头赤手树纲常。

生前骨肉山河碎,身后辉光日月长。

新庙城南更雄丽,公忠遗种讵荒凉。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