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醪如蜜甜,村酒渐多添。
弄水閒移棹,看山自捲帘。
深心非木石,痴腹惯齑盐。
莫作渊明解,逃鱼本欲潜。
香醪如蜜甜,村酒渐多添。
弄水閒移棹,看山自捲帘。
深心非木石,痴腹惯齑盐。
莫作渊明解,逃鱼本欲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七首(其五)》。此诗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香醪如蜜甜,村酒渐多添。"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村中的米酒因时间的积累而变得更加甘美,其丰富的香气就像蜜一样散发出来。这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弄水閒移棹,看山自捲帘。"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弄水”指的是小船在水面上轻盈地移动,而“看山自捲帘”则是说山峰仿佛自己卷起了天边的云霭。这两句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之中的境界。
"深心非木石,痴腹惯齑盐。" 这里“深心非木石”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不浅薄,不像木石那样无情;“痴腹惯齑盐”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味道的享受,哪怕是平淡如水的食物,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莫作渊明解,逃鱼本欲潜。"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智慧和超脱,他不愿意像那些只追求表面的知识一样去解释一切,而更倾向于像那逃逸的鱼儿一般,自由自在地在生活的河流中游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景象与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智慧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