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中纪事·其三》
《岁暮山中纪事·其三》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古风

乡风腊廿五,比户然爆竹。

穷阴挟黄昏,霹雳起空屋。

梁间鬼拍手,笑人未免俗。

罔两白昼行,渠尔一爆逐。

(0)
注释
乡风:乡村的风俗习惯。
腊廿五: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
比户:家家户户。
然:然后,此处表示连续不断。
爆竹:鞭炮。
穷阴:极寒的阴气。
黄昏:傍晚。
霹雳:雷声。
空屋:空旷的房子。
鬼拍手:幽灵拍手的动作,可能象征嘲笑或讽刺。
俗:世俗,常规。
罔两:古代神话中的影子或者幻象。
白昼:白天。
渠:它,指罔两。
一爆逐:被一声爆竹声驱赶。
翻译
乡村风俗在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声不断。
寒冷的阴气夹杂着黄昏,空荡房屋中突然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
梁上的幽灵拍着手,嘲笑人们还是无法摆脱世俗习俗。
恍惚的影子在白天行走,也被这阵鞭炮声驱赶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腊月二十五乡村里热闹的风俗景象,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庆祝节日的到来。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黄昏时分的阴冷氛围,仿佛连雷声也夹杂其中,从空屋中响起,显得有些诡异。诗人借此暗示,即使是这样的世俗庆祝,也无法掩盖深藏于梁间的幽灵(可能象征着死亡或过往)在暗中嘲笑人们的习俗,认为人们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罔两白昼行,渠尔一爆逐",这里的"罔两"是古代神话中的影子鬼魂,它们在白天出没,似乎也被鞭炮声所吸引,跟随着人们的热闹活动。诗人通过这种超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寓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哲理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民俗场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展现了宋代理性主义诗人的风貌。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和王文州咏雪韵·其二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0)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0)

田间麦秀因成绝句

老稚缘崖锄草根,炊烟不起自酸辛。

东皋春到青青麦,屈指何时可食新。

(0)

题清芬阁

籍甚诗名世所传,耳孙今始出遗编。

发扬风教三纲正,包括乾坤一气全。

峻拔孤峰当□□,□容幽涧落春泉。

超然远思追前古,好续委蛇二雅篇。

(0)

寄玉涧

山中之乐属高人,风月无边取次吟。

但使胸中饱丘壑,莫将片点著埃尘。

(0)

题赵德脩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向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细看尹喜磬折处,金篦刮膜见全天。

侍旁二子来何许,无乃徐甲庚桑楚。

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

函谷关废河水黄,授经台倾陇草荒。

一幅东绢吾无用,要逐青牛归帝乡。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