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如酒著人迷,漫把霜毫取次题。
山北山南春雨歇,隔林红日鹁鸪啼。
韶光如酒著人迷,漫把霜毫取次题。
山北山南春雨歇,隔林红日鹁鸪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兴道途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韶光如酒著人迷”,将时光比作醇厚的美酒,让人沉醉其中,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迷人。接着,“漫把霜毫取次题”则透露出诗人随性而为的创作态度,霜毫代表了书写工具,取次题意味着随意书写,流露出一种洒脱自在的情怀。
“山北山南春雨歇”一句,描绘了春雨过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山北山南的对比,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最后一句“隔林红日鹁鸪啼”,通过远处树林中红日与鹁鸪的啼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红日象征着希望与温暖,鹁鸪的啼声则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雅致情怀。
汶岭垂坚霰,淇澳挺修筠。
讵若君子风,奕世鲜淄磷。
伊昔中兴初,尚书司国钧。
在公慕羔羊,操宪抑奔鹑。
及乎悬车日,不复朱其轮。
微言揭楣端,抗志薄商旻。
翛然湘江色,宁染京洛尘。
太仆称象贤,在坰歌未伸。
三径循夙资,百石非所欣。
安节承上道,素履率初真。
拂拭登君堂,頫仰愧其人。
孙叔请瘠邱,千秋能食贫。
嗟嗟黍离叹,榱栋尚维新。
夏夜苦短,冬夜苦长。日月既逝,春华秋霜。
山川嵯峨,悬日孔多。岂无车辕,淹留匪他。
兽有朋携,鸟有群飞。顾瞻中林,旦往夕归。
海色东起,明星晨坠。美人在远,寝不聊寐。
同心异乡,意遐思长。思耒何如,弹琴中商。
附书来鸿,翩翩空疾。愿尔千里,勿遇缯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