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积雨》
《积雨》全文
明 / 吕时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竹里柴门枕水滨,野云能就主人贫。

雨声不绝过三月,节气无端闰仲春。

山阁坐来时得鸟,溪桥行尽不逢人。

村居莫道无知已,屋外青山足四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吕时臣以“积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季中乡村的独特风貌和内心感受。

首联“竹里柴门枕水滨,野云能就主人贫。”开篇即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竹林中的简陋柴门,紧挨着潺潺流水,野云似乎也愿意陪伴这贫寒的主人,共同守候这份宁静与自然。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幽,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内心的淡泊。

颔联“雨声不绝过三月,节气无端闰仲春。”进一步渲染了雨季的持续与季节的变化。连续不断的雨声贯穿整个三月,而节气的特殊现象——闰仲春,更是增添了几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知性。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不变。

颈联“山阁坐来时得鸟,溪桥行尽不逢人。”转而描写静谧的山间小阁与蜿蜒的溪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偶尔能与飞鸟相遇,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而行走于溪桥之上,却鲜少遇到他人,仿佛世界在此刻变得格外空灵与纯净。这一联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尾联“村居莫道无知己,屋外青山足四邻。”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认为,即使在看似平凡的乡村生活中,也能找到知己与心灵的慰藉。屋外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归宿。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知己并非外界所求,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发现与认同。

综上所述,这首《积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静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作者介绍

吕时臣
朝代:明

一名时。明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诗,亦工散曲。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客死涉县,卒年七十。有《甬东山人稿》。
猜你喜欢

过鉴湖

朔风吹水鉴湖寒,千里扁舟赴幕官。

路入蓬莱天尺五,眼中见日与长安。

(0)

万府君挽词·其一

不废东平业,思兴毕万门。

短檠书自照,铁砚志长存。

冠玉贫宁久,兰亭秀更蕃。

一门今盛大,诗礼荷公恩。

(0)

邓祁侯

舅甥杯酒结绸缪,岂忍阴怀盗贼谋。

不听三臣言亦是,未须深罪邓祁侯。

(0)

元帝

德化欲遵周轨辙,刑名思革汉规模。

更生疏斥萧生戮,元帝何曾善用儒。

(0)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五

秋怀虫共悲,秋夜鹤同警。

辉辉玉绳低,耿耿银汉永。

静思凫舄乔,遐慕螭蟠猛。

途远慵著鞭,井深艰下绠。

鸟倦当知还,马失亦云幸。

穷通委天命,尘虑可深屏。

(0)

率饮亭二十绝·其七

文字粗能饮,圣贤时复中。

林间十二子,宾主自清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