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风露静,攲枕独无眠。
野阔天斜倚,江清月倒悬。
谁家横塞笛,有客荡归船。
可惜云深处,凄凉不及前。
四更风露静,攲枕独无眠。
野阔天斜倚,江清月倒悬。
谁家横塞笛,有客荡归船。
可惜云深处,凄凉不及前。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夜泊》描绘了深夜泊舟时的静谧与孤独感受。首句“四更风露静”点出时间已至深夜,风停露凝,环境清冷。次句“攲枕独无眠”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寂,即使倚枕也无法入眠。第三句“野阔天斜倚”通过描绘广阔的田野和倾斜的天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空旷与寂静。
“江清月倒悬”则是视觉上的美景,江水清澈,月影倒映其中,显得尤为宁静。然而,这美景并未带来安慰,反而引出下文的思绪。“谁家横塞笛”暗示远方传来笛声,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增添了夜晚的寂寥。最后一句“可惜云深处,凄凉不及前”,诗人遗憾地感慨,即便身处云深之处,这份凄凉之感依然超越了之前的体验,表达了更深的孤寂和哀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远的情感世界。
昆山一片石,巉秀称奇绝。
不使土附之,削肤仅存骨。
扪萝数十盘,宛转踞其脊。
流云湿松杉,回绕佛坛出。
眼前无华岳,此亦去天尺。
所以惯游人,不如乍来客。
佳人飘缟带,湘佩穿林陌。
婉约故可怜,含凄况寒食。
春风吹古道,芳草眠残碣。
车马虽复喧,荒原自空碧。
我能真赏见山灵,不独寻常寄游迹。
钟声日暮下镫龛,迟却十年来面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