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风过雪霏霏,万点沾衣不湿衣。
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旂。
巧入疏帘如有意,拂琴飘卷伴书帏。
楝花风过雪霏霏,万点沾衣不湿衣。
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旂。
巧入疏帘如有意,拂琴飘卷伴书帏。
此诗描绘了柳絮在春风中飘舞的景象,细腻而生动。首句“楝花风过雪霏霏”以“雪霏霏”比喻柳絮轻盈如雪花,形象地展现了柳絮随风飘扬的情景。接着,“万点沾衣不湿衣”一句,既写出了柳絮数量之多,又巧妙地表现了其轻盈的特点,即使落在身上也不会留下痕迹。
“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柳絮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它们追逐着车轮的转动,随着马蹄的飞驰,展现出柳絮随风起舞的活泼姿态。这里不仅描绘了柳絮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旂”则将视野扩大至更广阔的场景,河桥之上,渔艇隐没于柳絮之中,难以辨认;村店前,酒旗被柳絮轻轻拍打,增添了几分生活情趣。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巧入疏帘如有意,拂琴飘卷伴书帏”两句,诗人将柳絮的飘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它似乎有意地穿过稀疏的窗帘,轻拂琴弦,陪伴着读书之人,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柳絮的优雅与诗意,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柳絮飘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
雪堂堂高承皓雪,照日轻盈光可辍。
初疑昆圃玉为城,却讶蓬宫银作阙。
雪堂主人幽思深,对雪空知抱素心。
雪庐卧起谁相问,雪瓯茶进独沉吟。
有时试向梁园赋,清词恐受惠连妒。
不将柳絮比轻狂,祇学阳春高纵步。
披氅何妨踏雪行,山阴鼓棹见豪情。
度关讵必迷秦岭,人夜宁须袭蔡城。
绀雪仙人原和药,点入红垆觉沃若。
岂愁白发镜中明,转喜肌肤翻绰约。
借此颜堂拟座铭,何似当年纪聚星。
经传韦氏犹堪映,取向斋头代照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