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关道中》
《南关道中》全文
明 / 苏民怀   形式: 古风

我行入南中,事事皆殊傀。

怪石马蹄生,好峰当面起。

竖者如鍪牟,蹲者似犀兕。

是时春仲交,草木渐畅美。

风雨所摧残,瘴雾所煎靡。

石壁馀嶙峋,点缀互苍紫。

嘤嘤春鸟鸣,湜湜泉流弥。

带刀椎髻奴,出入俱妻子。

伐木响山椒,时闻深涧底。

窈窕转前旌,鼓角馀声里。

边吏远来迎,骑踏旄头驶。

古称花面蛮,于今亲见矣。其言虽侏?,其俗尚淳俚。

愧彼中华人,衣冠盛包匦。

机械互纷拿,文墨相宛委。

徒工鞶帨姿,何裨结绳理。

子欲居九夷,无乃意为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的奇异景象与自然风光,以及对当地民族风俗的观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首句“我行入南中,事事皆殊傀”,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进入南方地区后,所遇到的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充满了新奇感。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如“怪石马蹄生,好峰当面起”、“竖者如鍪牟,蹲者似犀兕”,展现了南方地区的独特地貌和自然景观,既有怪石嶙峋的奇观,又有挺拔秀丽的山峰,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是时春仲交,草木渐畅美”描绘了春天时节,万物复苏,草木繁茂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风雨所摧残,瘴雾所煎靡”则反映了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挑战。

“石壁馀嶙峋,点缀互苍紫”进一步描绘了岩石的形态和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嘤嘤春鸟鸣,湜湜泉流弥”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春鸟的鸣叫与清澈的泉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听的画面。

“带刀椎髻奴,出入俱妻子”描绘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他们以刀为饰,头发梳成椎髻,与妻子一同生活,展现了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生活方式。“伐木响山椒,时闻深涧底”则展示了当地人的劳作场景,他们砍伐树木,声音回荡在山间,偶尔还能听到深谷中的回音。

“窈窕转前旌,鼓角馀声里”描绘了军队或部落的行进场景,旌旗飘扬,鼓角声声,充满了力量与威严。“边吏远来迎,骑踏旄头驶”则体现了边疆管理者的角色,他们远道而来迎接,骑马疾驰,显示出对边防安全的重视。

最后,“古称花面蛮,于今亲见矣”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献中描述的南方民族形象的认同,如今亲眼所见,感慨颇深。“其言虽侏儒,其俗尚淳俚”则对当地民族的语言和习俗进行了评价,虽然语言可能显得简陋,但风俗习惯依然保持着淳朴的传统。“愧彼中华人,衣冠盛包匦。机械互纷拿,文墨相宛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属文明的反思,认为中华文明在物质和技术上的繁荣,却可能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淳朴与和谐。“徒工鞶帨姿,何裨结绳理”则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问题,指出过分追求物质形式的装饰,可能无助于解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子欲居九夷,无乃意为是”则是诗人对自身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远离尘嚣的边疆之地,过上一种更加简单、淳朴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感悟,既是对南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当地民族生活方式的观察与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苏民怀
朝代:明

苏民怀,字子仁,一字懋德。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举人。初官赵州,入为国子监丞,迁刑部主事,改户部,历郎中,终朗宁知府。著有《吹池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有传。
猜你喜欢

明日复雨排闷二首·其一

湖上孤村冷欲冰,更堪衰与病相乘。

梦回点滴檐间雨,心折青荧帐外灯。

虽有数椽常似客,仅存一肉未成僧。

披衣偶取南华读,打破愁城喜不胜。

(0)

闲中乐事二首·其二

得丧略相当,幽居气味长。

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忙。

出甑桃花软,倾瓢竹叶香。

语君真富贵,不是傲羲皇。

(0)

近村

去去柴车十里中,竹林密处路才通。

渐闻水硙知村近,遥望禾囷喜岁丰。

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高下夕阳红。

百钱又向旗亭醉,自笑吾生亦未穷。

(0)

纵笔

气本充天地,书非汗马牛。

人人见尧舜,世世有巢由。

朝市红尘闹,山村白发稠。

所欣吾道在,江汉古东流。

(0)

即事

成败归青史,悲欢付浩歌。

病从今岁减,诗比去春多。

高枕观浮世,持杯养太和。

功名亦易尔,难负此渔蓑。

(0)

即事四首·其一

身向人间阅事多,杜门聊得养天和。

盛衰莫问萧京兆,壮老空悲马伏波。

日暮城楼传戍角,风生岭路下樵歌。

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