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征袂拂霜寒,老大深惭独据鞍。
至后喜看时渐改,行边不记路曾难。
裘怜季子尘中久,铗笑冯生暗里弹。
尘世几人堪共济,怀香应待谢家兰。
飘摇征袂拂霜寒,老大深惭独据鞍。
至后喜看时渐改,行边不记路曾难。
裘怜季子尘中久,铗笑冯生暗里弹。
尘世几人堪共济,怀香应待谢家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亲友赠别十九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飘摇征袂拂霜寒”,以“飘摇”形容行旅中的衣袖随风而动,与“拂霜寒”相结合,既描绘了冬日清晨的寒冷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的孤独与艰难。接下来,“老大深惭独据鞍”一句,诗人自谦年岁已高,独自骑马前行,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陪伴的渴望。
“至后喜看时渐改”一句,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时间的流逝,期待未来的变化带来希望与转机。“行边不记路曾难”则表达了对过往艰辛旅程的淡忘,以及对未来未知道路的勇敢面对。
“裘怜季子尘中久,铗笑冯生暗里弹”两句运用典故,借季子(苏秦)和冯生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与怀念。季子在尘世中奔波,冯生在暗处弹琴,都象征着友情的坚韧与默默支持。
最后,“尘世几人堪共济,怀香应待谢家兰”一句,诗人感叹于尘世间能共同面对困难的人不多,表达了对真正知音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以“谢家兰”比喻,寄托了对美好友情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友情、未来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