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树周遭绕涧隈,禅关剥啄款初开。
久拚身事皈无量,早热心香叩未来。
竹院风敲僧寂静,松阴锡响鹤飞回。
道场时为人天供,宝络华幢满碧嵬。
云树周遭绕涧隈,禅关剥啄款初开。
久拚身事皈无量,早热心香叩未来。
竹院风敲僧寂静,松阴锡响鹤飞回。
道场时为人天供,宝络华幢满碧嵬。
这首诗描绘了金粟寺的宁静与庄严氛围。首联“云树周遭绕涧隈,禅关剥啄款初开”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寺院周围云雾缭绕的树木环绕着山涧,禅门初启,仿佛是大自然与人间的连接点。颔联“久拚身事皈无量,早热心香叩未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愿意放下尘世的烦恼,寻求心灵的归宿,并早早地在心中点燃信仰之火,为未来的修行铺路。
颈联“竹院风敲僧寂静,松阴锡响鹤飞回”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静谧与和谐,竹林中微风吹过,似乎能听到僧人的低语,而松荫下僧人手持锡杖行走,鹤群在空中翱翔,构成了一幅自然与宗教融合的画面。尾联“道场时为人天供,宝络华幢满碧嵬”则点明了金粟寺作为道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人间提供精神的供养,更是佛教文化的象征,宝络华幢满布于高耸的山峰之上,寓意着佛法的崇高与广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金粟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法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征鞍随晓色,重露湿衣巾。
谁谓悬弧日,翻为执辔辰。
野花工笑客,啼鸟故窥人。
呼酒浇孤闷,何心作好春。
政足廉平诗更佳,铁肠还解赋梅花。
律传和靖未多叶,名接水曹今几家。
丹粉讵须烦巧妙,清新止为写横斜。
拟携卷轴江东去,乞与诗仙作意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