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家山第几层。层层透骨九龙青。
一区泉石从疏澹,二月莺花太瘦生。
风渐暖,雨初晴。度头新绿画桥平。
衣香人影匆匆去,茶灶轻艭缓缓行。
春到家山第几层。层层透骨九龙青。
一区泉石从疏澹,二月莺花太瘦生。
风渐暖,雨初晴。度头新绿画桥平。
衣香人影匆匆去,茶灶轻艭缓缓行。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家乡山中漫步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景。
首句“春到家山第几层”,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着春天已经悄然来到诗人的故乡,山峦在春意的浸润下展现出不同的层次。接下来,“层层透骨九龙青”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山色之深邃,仿佛能透过肌肤看到九条龙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山色的浓烈与生机。
“一区泉石从疏澹,二月莺花太瘦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泉水潺潺,石头间生长的植物显得疏淡而清新;二月里,黄莺啼鸣,花朵虽未完全盛开,却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静谧之美,又暗示了生命的萌动。
“风渐暖,雨初晴”两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春风开始变得温暖,雨水过后天空放晴,为接下来的景色铺垫了背景。接着,“度头新绿画桥平”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新绿的植被覆盖了道路,一座平缓的画桥横跨其中,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最后,“衣香人影匆匆去,茶灶轻艭缓缓行”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人们穿着香气袭人的衣物,匆匆离去,而茶灶旁,轻舟缓缓前行,似乎在享受这春日的美好时光。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
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
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
石门开洞府,木龙走岩扃。
清飙一时至,四座浮幽馨。
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
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
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菁。
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
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