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
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
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
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
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
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
这首诗描绘了归宗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邃的禅意。首句“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将归宗山置于与庐山并列的地位,暗示其非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接着,“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两句,通过引用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右军)和耶舍(传说中的佛教高僧)的故事,展现了归宗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历史。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则以六朝更迭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归宗山在历史长河中保持其独特风貌的赞美。最后,“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两句,描绘了战乱之后,归宗山得以安宁,僧侣们在此静心修行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归宗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与精神超脱的深刻理解。
诗魂何似,似银云一片,白藕花边倚风飐。
算青灯照我,五十三年,书丛里,栩栩蘧蘧见惯。
卷舒罗袖底,又似桃根,新买苏杭聚头扇。
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徐郎在、梦中偷看。
便雪案埋头过今生,料脉望、和卿也都情愿。
照影情波里。映秋汀、菱花一剪,晚霞明丽。
镜里春人红裳薄,刚似芙蓉并蒂。
有无限、夕阳诗思。
蘸取明珠多少泪,染情天、一抹鲛绡紫。
浑未隔,绛河水。潇湘旧爱牵芳芷。
甚新来、凉蘋罢采,玉珰双系。
侧帽花间填词客,祇合香吟粉醉。
早料理、双鬟钗费。
一舸霞川寻梦去,唤杨枝、作姊桃根妹。
谁会得,五湖意。
志洪欲向农村,队伍森成列。红旗闪、晓鼓催人发。
要勤耕、入社安家业。快绝。一年閒、好事从头说。
春苗种、预计秋收必。更指看、鸡豚盈牢栅。
山共水,翠绕闼。心情暇、创写新文物。
亲朋待相寻,把酒同欢悦。约明年、杏花时节。